强臣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干令升中的「怀帝承乱之后得位,羁于强臣;愍帝奔播之后,厕其虚名。天下之政,既已去矣!非命世之雄,不能取之矣!然怀帝初载,嘉禾生于南昌;望气者又云:“豫章有天子气。”及国家多难,宗室迭兴,以愍怀之正、淮南之壮、成都之功、长沙之权,皆卒于倾覆,而怀帝以豫章王登天位。刘向之谶云:“灭亡之后,有少如水名者得之,起事者据秦川,西南乃得其朋。”案愍帝,盖秦王之子也,得位于长安,长安,固秦地也;而西以南阳王为右丞相,东以琅邪王为左丞相;上讳业,故改邺为临漳,漳,水名也。由此推之,亦有征祥,而皇极不建,祸辱及身。岂上帝临我而贰其心?将由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者乎?淳耀之烈未渝,故大命重集于中宗元皇帝。」篇,“强臣”解释为:指太傅、东海王司马越。司马越毒杀惠帝,挟制怀帝,自任丞相,总揽政事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四-陆士衡中的「汉矫秦枉,大启侯王,境土逾溢,不遵旧典,故贾生忧其危,朝错痛其乱。是以诸侯阻其国家之富,凭其士民之力,势足者反疾,土狭者逆迟,六臣犯其弱纲,七子衢其漏网,皇祖夷于黥徒,西京病于东帝。是盖过正之灾,而非建侯之累也。然吕氏之难,朝士外顾;宋昌策汉,必称诸侯。逮至中叶,忌其失节,割削宗子,有名无实,天下旷然,复袭亡秦之轨矣。是以五侯作威,不忌万邦;新都袭汉,易于拾遗也。光武中兴,纂隆皇统,而犹遵覆车之遗辙,养丧家之宿疾,仅及数世,奸轨充斥。卒有强臣专朝,则天下风靡,一夫纵衡,则城池自夷,岂不危哉!」篇,“强臣”解释为:李善注:“谓梁冀之属也。”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碑文上-王仲宝中的「天厌宋德,水运告谢。嗣王荒怠于天位,强臣凭陵于荆楚。废昏继统之功,龛乱宁民之德,公实仰赞宏规,参闻神筭。虽无受脤出车之庸,亦有甘寝秉羽之绩。乃作司空,山川攸序。兼授卫军,戎政辑睦。」篇,“强臣”解释为:逆乱之臣。指沈攸之。后废帝即位之初,沈为荆州刺史。“时幼主在位,群公当朝,攸之渐怀不臣之迹,朝廷制度,无所遵奉。”(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)后举兵反叛,事败被杀。凭陵:侵逼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碑文上-王仲宝中的「东晋将相」篇,“强臣”解释为:指刘裕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