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羬羊的解释

羬羊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二卷 西山经-西山一经中的「西山经华山之首,曰钱来之山,其上多松,其下多洗石。有兽焉,其状如羊而马尾,名曰羬羊,其脂可以已腊。」篇,“羬羊”解释为羬(qián)羊,一种野生的大尾羊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二卷 西山经-西山一经中的「又西七十里,曰英山,其上多杻、橿,其阴多铁,其阳多赤金。禺水出焉,流注于招水,其中多鳢鱼,其状如鳖,其音如羊。其阳多箭、?,其兽多牛、羬羊。有鸟焉,其状如鹑,黄身而赤喙,其名曰肥遗,食之已疠,可以杀虫。」篇,“羬羊”解释为羬(qián)羊,一种野生的大尾羊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五卷 中山经-中次四经中的「又西二百五十里,曰柄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铜。滔雕之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洛。其中多羬羊。有木焉,其状如樗,其叶如桐而荚实,其名曰茇,可以毒鱼。」篇,“羬羊”解释为羬(qián)羊,一种野生的大尾羊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五卷 中山经-中次十一经中的「又东四十里,曰支离之山。济水出焉,南流注于汉。有鸟焉,其名曰婴勺,其状如鹊,赤目、赤喙、白身,其尾若勺,其鸣自呼。多?牛,多羬羊」篇,“羬羊”解释为羬(qián)羊,一种野生的大尾羊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寝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