敲扑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下-孔德璋中的「至其纽金章,绾墨绶;跨属城之雄,冠百里之首;张英风于海甸,驰妙誉于浙右。道帙长殡,法筵久埋;敲扑喧嚣犯其虑,牒诉倥偬装其怀。琴歌既断,酒赋无续;常绸缪于结课,每纷纶于折狱。笼张、赵于往图,架卓、鲁于前箓;希踪三辅豪,驰声九州牧。使我高霞孤映,明月独举,青松落阴,白云谁侣? 石摧绝无与归,石径荒凉徒延伫。至于还飙入幕,写雾出楹,蕙帐空兮夜鹄怨,山人去兮晓猿惊。昔闻投簪逸海岸,今见解兰缚尘缨。」篇,“敲扑”解释为:亦作“敲朴”,刑具,打人的木杖。这里指敲打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一-贾谊中的「及至始皇,奋六世之余烈,振长策而御宇内,吞二周而亡诸侯,履至尊而制六合,执敲扑以鞭笞天下,威振四海。南取百越之地,以为桂林、象郡;百越之君,俯首系颈,委命下吏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,却匈奴七百余里,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报怨。于是废先王之道,燔百家之言,以愚黔首。隳名城,杀豪俊,收天下之兵,聚之咸阳,销锋 ,铸以为金人十二,以弱天下之民。然后践华为城,因河为池,据亿丈之城,临不测之溪以为固。良将劲弩,守要害之处;信臣精卒,陈利兵而谁何。天下已定,始皇之心,自以为关中之固,金城千里,子孙帝王万世之业。」篇,“敲扑”解释为:都是木杖之类的刑具,短的叫敲,长的叫扑。这里喻指秦朝之严刑峻法。鞭笞:鞭打。这里指秦朝奴役天下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孔稚珪中的「北山移文」篇,“敲扑”解释为:拷打犯人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牵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