麒麟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楚辞》惜誓中的「已矣哉!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,乃集大皇之壄。循四极而回周兮,见盛德而后下。彼圣人之神德兮,远浊世而自藏。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,又何以异乎犬羊?」篇,“麒麟”解释为:传说中的神兽,这里喻指贤能之士。羁、系:都是拴结、钩系的意思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畋猎中-司马长卿中的「“于是乎周览泛观,缜纷轧芴,芒芒恍忽。视之无端,察之无涯。日出东沼,入乎西陂。其南则隆冬生长,涌水跃波。其兽则?旄貘犛,沉牛麈麋,赤首圜题,穷奇象犀。其北则盛夏含冻裂地,涉冰揭河。其兽则麒麟角端, 橐驼,蛩蛩 , 驴骡。」篇,“麒麟”解释为:古代兽名。雄曰麒,雌曰麟。角端:未详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吴主传中的「赤乌元年春,铸当千大钱。夏,吕岱讨庐陵贼;毕,还陆口。秋月,武昌言麒麟现。有司奏言:“麒麟者,太平之应,宜改年号。”诏曰:“间者赤乌集于殿前,朕所亲见。若神灵以为嘉祥者,改年宜以赤乌为元。”群臣奏曰:“昔武王伐纣,有赤乌之祥;君臣观之,遂有天下:圣人书策,载述最详者。以为近事既嘉,亲见又明也。”于是改年。步夫人卒,追赠皇后。初,权信任校事吕壹。壹性苛惨,用法深刻。太子登数谏,权不纳,大臣由是莫敢言。后壹奸罪发露,伏诛。权引咎责躬;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,因问时事所当损益。礼还,复有诏责数诸葛瑾、步骘、朱然、吕岱等曰:“袁礼还,云与子瑜、子山、义封、定公相见,并咨以时事当有所先后。各自以不掌民事,不肯便有所陈;悉推之伯言、承明。伯言、承明见礼,泣涕恳恻,辞旨辛苦;至乃怀执危怖,有不自安之心。闻此怅然,深自刻怪!何者?夫惟圣人能无过行,明者能自见耳。人之举措,何能悉中?独当己有以伤拒众意,忽不自觉,故诸君有嫌难耳;不尔,何缘乃至于此乎?自孤兴军年,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。天下未定,孽类犹存;士民勤苦,诚所贯知。然劳百姓,事不得已耳!与诸君从事,自少至长,发有色;以谓表里足以明露,公私分计,足用相保。尽言直谏,所望诸君;拾遗补阙,孤亦望之。昔卫武公年过志壮,勤求辅弼,每独叹责。且布衣韦带,相与交结;分成好合,尚污垢不异。今日诸君,与孤从事;虽君臣义存,犹谓骨肉不复是过;荣福喜戚,相与共之!忠不匿情,智无遗计;事统是非,诸君岂得从容而已哉!同船济水,将谁与易?齐桓,诸侯之霸者耳:有善管子未尝不叹,有过未尝不谏;谏而不得,终谏不止。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,而诸君谏诤未出于口,仍执嫌难。以此言之,孤于齐桓良优,未知诸君于管子何如耳!久不相见,因事当笑。共定大业,整齐天下,当复有谁?凡百事要,所当损益;乐闻异计,匡所不逮。”」篇,“麒麟”解释为:传说中的一种神兽。独角,身像鹿,尾像牛,全身有鳞甲,是吉祥的象征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