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川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杂拟上-谢灵运中的「家本秦川,贵公子孙。遭乱流寓,自伤情多。」篇,“秦川”解释为:地名。约当今陕、甘两省之地。因地处渭河南北岸,沃野千里,又为秦故地,故称。按王粲祖籍山阳高平(今山东邹城西南),汉献帝初平元年(190),董卓挟献帝西迁长安,王粲随之也迁徙长安,时年十四岁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干令升中的「怀帝承乱之后得位,羁于强臣;愍帝奔播之后,厕其虚名。天下之政,既已去矣!非命世之雄,不能取之矣!然怀帝初载,嘉禾生于南昌;望气者又云:“豫章有天子气。”及国家多难,宗室迭兴,以愍怀之正、淮南之壮、成都之功、长沙之权,皆卒于倾覆,而怀帝以豫章王登天位。刘向之谶云:“灭亡之后,有少如水名者得之,起事者据秦川,西南乃得其朋。”案愍帝,盖秦王之子也,得位于长安,长安,固秦地也;而西以南阳王为右丞相,东以琅邪王为左丞相;上讳业,故改邺为临漳,漳,水名也。由此推之,亦有征祥,而皇极不建,祸辱及身。岂上帝临我而贰其心?将由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者乎?淳耀之烈未渝,故大命重集于中宗元皇帝。」篇,“秦川”解释为:泛指今陕西、甘肃秦岭以北平原地带,因春秋、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「文帝即王位,赐爵关内侯。及践阼,为督军粮御史,封武平亭侯;更为督军粮执法,入为尚书。明帝即位,进封平阳乡侯。诸葛亮出秦川,大将军曹真督诸军拒亮;徙袭为大将军军师,分邑百户赐兄基爵关内侯。真薨,司马宣王代之;袭复为军师,增邑百,并前百户。以疾征还,拜太中大夫。薨,追赠少府,谥曰定侯。子会嗣。」篇,“秦川”解释为:地区名。这里泛指今陕西、甘肃两省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葛亮传中的「由是先主遂诣亮;凡往,乃见。因屏人曰:“汉室倾颓,奸臣窃命,主上蒙尘。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;而智术短浅,遂用猖獗。至于今日,然志犹未已,君谓计将安出?”亮答曰:“自董卓以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曹操比于袁绍,则名微而众寡;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: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侯:此诚不可与争锋。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世;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: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荆州北据汉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、会,西通巴、蜀;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:此殆天所以资将军,将军岂有意乎?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;高祖因之,以成帝业。刘璋暗弱,张鲁在北;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;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、越;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。天下有变,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,以向宛、洛;将军身率益州之众,出于秦川: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?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!”先主曰:“善!”于是与亮情好日密。关羽、张飞等不悦。先主解之曰:“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愿诸君勿复言!”羽、飞乃止。刘表长子琦,亦深器亮。表受后妻之言,爱少子琮,不悦于琦。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,亮辄拒塞,未与处画。琦乃将亮游观后园,共上高楼;饮宴之间,令人去梯,因谓亮曰:“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;言出子口,入于吾耳:可以言未?”亮答曰:“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,重耳在外而安乎?”琦意感悟,阴规出计;会黄祖死,得出,遂为江夏太守。」篇,“秦川”解释为:地区名。这里指今陕西、甘肃两省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