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庙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畋猎中-司马长卿中的「“于是历吉日以斋戒,袭朝服,乘法驾,建华旗,鸣玉鸾。游于六艺之囿,驰骛乎仁义之涂,览观《春秋》之林,射《狸首》,兼《驺虞》,弋《玄鹤》,舞干戚,载云?,掩群雅。悲《伐檀》,乐“乐胥”。修容乎礼园,翱翔乎书圃,述《易》道,放怪兽。登明堂,坐清庙,次群臣,奏得失。四海之内,靡不受获。于斯之时,天下大说,乡风而听,随流而化,芔然兴道而迁义,刑错而不用。德隆于三王,而功羡于五帝。若此故猎,乃可喜也。若夫终日驰骋,劳神苦形,罢车马之用,抏士卒之精,费府库之财,而无德厚之恩。务在独乐,不顾众庶;忘国家之政,贪雉兔之获,则仁者不繇也。从此观之,齐楚之事,岂不哀哉?地方不过千里,而囿居九百。是草木不得垦辟,而人无所食也。夫以诸侯之细,而乐万乘之侈,仆恐百姓被其尤也。”」篇,“清庙”解释为:即明堂之正室,非祭祀祖宗之太庙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音乐上-傅武仲中的「楚襄王既游云梦,使宋玉赋高唐之事,将置酒宴饮。谓宋玉曰:“寡人欲觞群臣,何以娱之?”玉曰:“臣闻歌以咏言,舞以尽意。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,听其声不如察其形。《激楚》《结风》《阳阿》之舞,材人之穷观,天下之至妙。噫,可以进乎?”王曰:“如其郑何?”玉曰:“小大殊用,郑雅异宜。弛张之度,圣哲所施。是以《乐》记干戚之容,《雅》美蹲蹲之舞。《礼》设三爵之制,《颂》有醉归之歌。夫《咸池》《六英》,所以陈清庙、协神人也;郑、卫之乐,所以娱密坐、接欢欣也。余日怡荡,非以风民也,其何害哉?”王曰:“试为寡人赋之。”玉曰:“唯唯。”」篇,“清庙”解释为:宗庙,天子宗庙。协神人:协调神人之和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哀下-谢玄晖中的「闵予不祐,慈训早违。方年冲藐,怀袖靡依。家臻宝业,身嗣昌晖。寿宫寂远,清庙虚归。呜呼哀哉!」篇,“清庙”解释为:宗庙,也为供神之处。清,清静肃穆。虚归:虚空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「彭羕字永年,广汉人。身长尺,容貌甚伟。姿性骄傲,多所轻忽;惟敬同郡秦子敕,荐之于太守许靖曰:“昔高宗梦傅说,周文求吕尚;爰及汉祖,纳食其于布衣。此乃帝王之所以倡业垂统,缉熙厥功也。今明府稽古皇极,允执神灵;体公刘之德,行勿践之惠;《清庙》之作于是乎始,褒贬之义于是乎兴。然而翮未之备也。伏见处士绵竹秦宓:膺山甫之德,履隽生之直;枕石漱流,吟咏缊袍;偃息于仁义之途,恬淡于浩然之域;高概节行,守真不亏。虽古人潜遁,蔑以加旃!若明府能招致此人,必有忠谠落落之誉,丰功厚利,建迹(之)立勋;然后纪功于王府,飞声于来世。不亦美哉!”羕仕州,不过书佐。后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。璋髡钳羕为徒隶。」篇,“清庙”解释为:《诗经》中的一篇。赞颂周王及其群臣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《左传》中的「臧哀伯谏纳郜鼎」篇,“清庙”解释为:即太庙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欧阳修中的「梅圣俞诗集序」篇,“清庙”解释为:宗庙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