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紫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幼学琼林》卷四-科第中的「士人入学曰游泮,又曰采芹;士人登科曰释褐,又曰得隽。宾兴即大比之年,贤书乃试录之号。鹿鸣宴,款文榜之贤;鹰扬宴,待武科之士。文章入式,有朱衣以点头;经术既明,取青紫如拾芥。其家初中,谓之破天荒;士人超拔,谓之出头地。中状元,曰独占鳌头;中解元,曰名魁虎榜。琼林赐宴,宋太宗之伊始;临轩问策,宋神宗之开端。同榜之人,皆是同年;取中之官,谓之座主。应试见遗,谓之龙门点额;进士及第,谓之雁塔题名。贺登科,曰荣膺鹗荐;入贡院,曰鏖战棘闱。金殿唱名曰传胪,乡会放榜曰撤棘。攀仙桂、步青云,皆言荣发;孙山外、红勒帛,总是无名。英雄入吾彀,唐太宗喜得佳士;桃李属春官,刘禹锡贺得门生。薪,采也,槱,积也,美文王作人之诗,故考士谓之薪槱之典;汇,类也,征,进也,是连类同进之象,故进贤谓之汇征之途。赚了英雄,慰人下第;傍谁门户,怜士无衣。虽然有志者事竟成,伫看荣华之日;成丹者火候到,何惜烹炼之功。」篇,“青紫”解释为:古代高官印绶、服饰的颜色。比喻高官显爵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杂拟下-江文通中的「左记室 咏史思」篇,“青紫”解释为:汉制,丞相、太尉皆金印紫绶,御史大夫银印紫绶,三府官最崇贵。后称贵官之服为青紫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中的「始,景初中,帝以苏林、秦静等并老,恐无能传业者。乃诏曰:“昔先圣既没,而其遗言余教,著于艺。艺之文,礼又为急,弗可斯须离者也。末俗背本,所由来久。故闵子讥原伯之不学,荀卿丑秦世之坑儒;儒学既废,则风化曷由兴哉?方今宿生巨儒,并各年高;教训之道,孰为其继?昔伏生将老,汉文帝嗣以晁错;《穀梁》寡畴,宣帝承以郎。其料郎吏高才解经义者人,从光禄勋隆、散骑常侍林、博士静,分受经礼;主者具为设课试之法。夏侯胜有言:‘士病不明经术;经术苟明,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。’今学者有能究极经道,则爵禄荣宠,不期而至。可不勉哉!”数年,隆等皆卒,学者遂废。」篇,“青紫”解释为:指中高级官位。汉代的三公、高级将军用金印,系以紫色丝绳;九卿、郡太守等用银印,系以青色丝绳。地芥:地上的小草。俯拾地芥比喻非常容易做到的事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