穰侯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范蔚宗中的「自古虽主幼时艰,王家多衅,委成冢宰,简求忠贞,未有专任妇人,断割重器。唯秦芈太后始摄政事,故穰侯权重于昭王,家富于嬴国。汉仍其谬,知患莫改。东京皇统屡绝,权归女主,外立者四帝,临朝者六后,莫不定策帷帟,委事父兄,贪孩童以久其政,抑明贤以专其威。任重道悠,利深祸速。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,家缨缧绁于圄犴之下。湮灭连踵,倾辀继路,而赴蹈不息,燋烂为期,终于陵夷大运,沦亡神宝。《诗》《书》所叹,略同一揆。故考列行迹,以为《皇后本纪》。虽成败事异,而同居正号者,并列于篇。其以恩私追尊,非当世所奉者,则随他事附出。亲属别事,各依列传。其余无所见,则系之此纪,以缵西京《外戚》云尔。」篇,“穰侯”解释为:穰(ráng)侯,宣太后异父长弟,姓魏名冉,封于穰(今河南邓州),故号穰侯。昭王:秦昭襄王,名则,一名稷,在位五十六年(前306—前251)。宣太后治国,以魏冉执政,时间长达二十余年,故云“权重于昭王”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战国策》史论上-范蔚宗中的「张仪说秦王」篇,“穰侯”解释为:即魏冉,秦昭王母舅,封于穰,故称穰侯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《战国策》中的「李斯谏逐客书」篇,“穰侯”解释为:即魏冉,秦昭王母宣太后的弟弟,曾为秦相,专权三十年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人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