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“人之”二句的解释

“人之”二句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一-王仲宣中的「翩翩者鸿,率彼江滨。君子于征,爰聘西邻。」篇,““人之”二句”解释为意谓人有许多忌讳,言谈中要做到掩人之短,不拂逆别人,这实在是很难的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颂-陆士衡中的「卢绾自微,婉娈我皇。跨功逾德,祚尔辉章。人之贪祸,宁为乱亡。」篇,““人之”二句”解释为《汉书·卢绾传》载,卢绾欲长保燕王之位,暗中与匈奴及叛臣陈豨勾结。后陈豨被斩,事泄。卢绾亡入匈奴,“居岁余,死胡中”。宁,乃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三-陆士衡中的「或曰:“吴、蜀唇齿之国,蜀灭则吴亡,理则然矣。”夫蜀,盖藩援之与国,而非吴人之存亡也。何则?其郊境之接,重山积险,陆无长毂之径;川厄流迅,水有惊波之艰。虽有锐师百万,启行不过千夫;舳舻千里,前驱不过百舰。故刘氏之伐,陆公喻之长蛇,其势然也。昔蜀之初亡,朝臣异谋,或欲积石以险其流,或欲机械以御其变。天子总群议而咨之大司马陆公,公以四渎天地之所以节宣其气,固无可遏之理,而机械则彼我之所共。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,即荆、杨而争舟楫之用,是天赞我也,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。逮步阐之乱,凭宝城以延强寇,重资币以诱群蛮。于时大邦之众,云翔电发,悬旌江介,筑垒遵渚,襟带要害,以止吴人之西,而巴、汉舟师,沿江东下。陆公以偏师三万,北据东坑,深沟高垒,按甲养威。反虏踠迹待戮,而不敢北窥生路,强寇败绩宵遁,丧师太半;分命锐师五千,西御水军,东西同捷,献俘万计。信哉,贤人之谋,岂欺我哉!自是烽燧罕警,封域寡虞。陆公殁而潜谋兆,吴衅深而六师骇。夫太康之役,众未盛乎曩日之师,广州之乱,祸有愈乎向时之难,而邦家颠覆,宗宙为墟。呜呼!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”,不其然与!」篇,““人之”二句”解释为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瞻卬》。人,指贤人。这里指陆抗。云,助词。亡,死亡。殄(tiǎn)瘁,病困。张铣注:“盖以陆公亡而邦国之人尽病矣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“如彼”二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