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中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乐府下-鲍明远中的「骢马金络头,锦带佩吴钩。」篇,“日中”解释为:中午。《周易·系辞》:“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。”市朝满:谓在京城中追求利禄的人很多。市朝,代指争名争利的场所。市,交易买卖的场所。朝,官府办公的场所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乐府下-鲍明远中的「蓼虫避葵堇,习苦不言非。」篇,“日中”解释为:中午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四中的「日中大寒 ,北风雨雪,有冻人 。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 。曰:“我徂黄竹 ,[缺字]负[生僻字 详见原文]寒 ,帝收九行 ;嗟我公侯 ,百辟冢卿 ,皇我万民 ,旦夕勿忘 。我徂黄竹,[缺字]负[生僻字 详见原文]寒,帝收九行;嗟我公侯,百辟冢卿,皇我万民,旦夕勿穷 。有皎者[生僻字 详见原文],翩翩其飞 ;嗟我公侯,[缺字]勿则迁 ;居乐甚寡 ,不如迁土 ,礼乐其民 。”」篇,“日中”解释为:指春分这一天,即穆王十五年二月三日。距前“丙辰”三十九日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日中,星鸟,以殷仲春。”《孔传》:“日中,谓春分之日。”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庄子》杂篇-庚桑楚中的「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,偏得老聃之道,以北居畏垒之山,其臣之画然知者去 之,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;拥肿之与居,鞅掌之为使。居三年,畏垒大壤。畏垒 之民相与言曰:“庚桑之子始来,吾洒然异之。今吾日计之而不足,岁计之而有馀。庶几其圣人乎!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,社而稷之乎?” 庚桑子闻之,南面而不释然。弟子异之。庚桑子曰:“弟子何异于予?夫春气发而百草生,正得秋而万宝成。夫春与秋,岂无得而然哉?天道已行矣。吾闻 至人,尸居环堵之室,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。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窍窍焉欲俎豆 予于贤人之间,我其杓之人邪!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。” 弟子曰:“不然。夫寻常之沟,巨鱼无所还其体,而鲵鱿为之制;步仞之丘 陵,巨兽无所隐其躯,而{薛女}狐为之祥。且夫尊贤授能,先善与利,自古尧、 舜以然,而况畏垒之民乎!夫子亦听矣!” 庚桑子曰:“小子来!夫函车之兽,介而离山,则不免于网罟之患;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,则蚁能苦之。故鸟兽不厌高,鱼鳖不厌深。夫全其形生之人,藏其身也,不厌深眇而已矣。 且夫二子者,又何足以称扬哉!是其于辩也,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。简发 而栉,数米而炊,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!举贤则民相轧,任和则民相盗。之数物者,不足以厚民。民之于利甚勤,子有杀父,臣有杀君,正昼为盗,日中穴阫。吾语女,大乱之本,必生于尧、舜之间,其末存乎千世之后。千世之后, 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!”」篇,“日中”解释为:中午。穴阫:在墙上打洞。阫(pēi):墙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尚书》虞书-尧典中的「分命羲仲,宅嵎夷,曰旸谷寅宾出日,平秩东作。日中,星鸟,以殷仲春。厥民析,鸟兽孳尾。」篇,“日中”解释为:即春分之日,白昼和黑夜一样长,昼夜平分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