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乃”二句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江海-木玄虚中的「若乃大明?辔于金枢之穴,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。彯沙礐石,荡 岛滨。于是鼓怒,溢浪扬浮,更相触搏,飞沫起涛。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,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。岑岭飞腾而反覆,五岳鼓舞而相磓。 沦而滀漯,郁沏迭而隆颓。盘 激而成窟, 滐而为魁。 泊栢而迆飏,磊匒匌而相豗。惊浪雷奔,骇水迸集。开合解会,瀼瀼湿湿。葩华踧沑, 泞潗?。」篇,““若乃”二句”解释为:言月将沉时,日初出时。大明,月亮。?辔(póu pèi):揽住缰绳。传说望舒为月驾车,月有御者故言?辔。金枢之穴,西方月亮下沉之处。传说月有窟,故言穴。金枢,西方月没处。翔阳,太阳。传说日中有乌,故言翔阳。逸骇,形容太阳升起疾速的样子。骇,起。扶桑,古传说日出之处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日出于旸谷,浴于咸池,拂于扶桑,是谓晨明。”津,渡口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哀伤-江文通中的「若乃赵王既虏,迁于房陵。薄暮心动,昧旦神兴。别艳姬与美女,丧金舆及玉乘。置酒欲饮,悲来填膺。千秋万岁,为怨难胜。」篇,““若乃”二句”解释为: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幽缪王迁“七年,秦人攻赵,赵大将李牧、将军司马尚将,击之。李牧诛,司马尚免,赵怱及齐将颜聚代之。赵怱军破,颜聚亡去。以王迁降。”《集解》引《淮南子》:“赵王迁流于房陵,思故乡,作为山水之讴,闻之者莫不流涕。”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音乐上-王子渊中的「若乃徐听其曲度兮,廉察其赋歌。啾咇 而将吟兮,行 譡以和啰。风鸿洞而不绝兮,优娆娆以婆娑。翩绵连以牢落兮,漂乍弃而为他。要复遮其蹊径兮,与讴谣乎相和。故听其巨音,则周流泛滥,并包吐含,若慈父之畜子也。其妙声,则清静厌 ,顺叙卑迖,若孝子之事父也。科条譬类,诚应义理。澎濞慷慨,一何壮士。优柔温润,又似君子。故其武声,则若雷霆 ,佚豫以沸?。其仁声,则若 风纷披,容与而施惠。或杂遝以聚敛兮,或拔 以奋弃。悲怆恍以恻惐兮,时恬淡以绥肆。被淋洒其靡靡兮,时横溃以阳遂。哀悁悁之可怀兮,良醰醰而有味。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,狼戾者闻之而不怼。刚毅强虣反仁恩兮,啴唌逸豫戒其失。锺期、牙、旷怅然而愕兮,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。师襄、严春不敢窜其巧兮,浸淫叔子远其类。嚚、顽、朱、均惕复惠兮,桀、跖、鬻、博儡以顿悴。吹《参差》而入道德兮,故永御而可贵。时奏狡弄,则彷徨翱翔。或留而不行,或行而不留。愺恅澜漫,亡耦失畴。薄索合沓,罔象相求。」篇,““若乃”二句”解释为:谓缓听节度,谨察曲之名目。徐,缓慢。廉,谨,仔细。赋歌,作曲之通称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