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榆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杂拟下-刘休玄中的「眇眇陵长道,遥遥行远之。」篇,“桑榆”解释为:桑树与榆树。李善注:“日在桑榆,以喻人之将老。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下-王元长中的「尔乃回舆驻罕,岳镇渊渟。睟容有穆,宾仪式序。授几肆筵,因流波而成次;蕙肴芳醴,任激水而推移。葆佾陈阶,金匏在席。戚奏翘舞,籥动邠诗。召鸣鸟于弇州,追伶伦于嶰谷。发参差于王子,传妙靡于帝江。正歌有阕,羽觞无筭。上陈景福之赐,下献南山之寿。信凯䜩之在藻,知和乐于食苹。桑榆之阴不居,草露之滋方渥。有诏曰:“今日嘉会,咸可赋诗。”凡四十有五人,其辞云尔。」篇,“桑榆”解释为:李善注:“日所入也。”喻日暮。居:留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言语 第二中的「谢太傅语王右军曰:“中年伤于哀乐,与亲友别,辄作数日恶。”王曰:“年在桑榆,自然至此,正赖丝竹陶写,恒恐儿辈觉,损欣乐之趣。”」篇,“桑榆”解释为:晚年。太阳下山时,阳光只照着桑树、榆树的树梢,便用桑榆比喻黄昏,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。陶写:陶冶和抒发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丧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