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江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京都下-左太冲中的「“嶰涧阒,冈岵童。罾罘满,效获众。回靶乎行邪睨,观鱼乎三江,泛舟航于彭蠡,浑万艘而既同。弘舸连舳,巨槛接舻。飞云盖海,制非常模。叠华楼而岛跱,时仿佛于方壶。比鹢首而有裕,迈馀皇于往初。张组帏,构流苏。开轩幌,镜水区。槁工楫师,选自闽禺。习御长风,狎玩灵胥。责千里于寸阴,聊先期而须臾。棹讴唱,箫籁鸣。洪流响,渚禽惊。弋磻放,稽鹪 。虞机发,留 。钩铒纵横,网罟接绪。术兼詹公,巧倾任父。筌 ,鲡鲿 ,罩两 ,罺 。乘鲎鼋鼍,同罛共罗,沉虎潜鹿, 僒束。 鲸辈中于群犗,搀抢暴出而相属。虽复临河而钓鲤,无异射鲋于井谷。结轻舟而竞逐,迎潮水而振缗。想萍实之复形,访灵夔于鲛人。精卫衔石而遇缴,文鳐夜飞而触纶。北山亡其翔翼,西海失其游鳞。雕题之士,镂身之卒,比饰虬龙,蛟螭与对。简其华质,则亄费锦缋;料其虓勇,则雕悍狼戾。相与昧潜险,搜瑰奇,摸蝳蝐,扪觜 。剖巨蚌于回渊,濯明月于涟漪。毕天下之至异,讫无索而不臻。谿壑为之一罄,川渎为之中贫。哂澹台之见谋,聊袭海而徇珍。载汉女于后舟,追晋贾而同尘。汩乘流以砰宕,翼飔风之 。直冲涛而上濑,常沛沛以悠悠。汔可休而凯归,揖天吴与阳侯。」篇,“三江”解释为:泛指吴地江河湖泊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二-陆士衡中的「余昔为太子洗马,贾长渊以散骑常侍东宫。积年,余出补吴王郎中令。元康六年,入为尚书郎,鲁公赠诗一篇,作此诗答之云尔。」篇,“三江”解释为:指吴地。改献:改变奉献的对象。此指吴地归晋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钟繇华歆王朗传中的「明帝即位,进封兰陵侯;增邑百,并前千百户。使至邺,省文昭皇后陵,见百姓或有不足,是时方营修宫室。朗上疏曰:“陛下即位以来,恩诏屡布;百姓万民,莫不欣欣。臣顷奉使北行,往返道路。闻众徭役,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。愿陛下重留日昃之听,以计制寇。昔大禹将欲拯天下之大患,故乃先卑其宫室,俭其衣食;用能尽有州,弼成服。勾践欲广其御儿之疆,馘夫差于姑苏,故亦约其身以及家,俭其家以施国;用能囊括湖,席卷江,取威中国,定霸华夏。汉之文、景,亦欲恢弘祖业,增崇洪绪,故能割意于百金之台,昭俭于弋绨之服,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,外省徭赋而务农桑;用能号称升平,几致刑措。孝武之所以能奋其军势,拓其外境;诚因祖考蓄积素足,故能遂成大功。霍去病中才之将,犹以匈奴未灭,不治第宅。明恤远者略近,事外者简内。自汉之初,及其中兴,皆于金革略寝之后,然后凤阙猥闶,德阳并起。今当建始之前,足用列朝会;崇华之后,足用序内官;华林、天渊,足用展游宴。若且先成阊阖之象魏,使足用列远人之朝贡者;修城池,使足用绝逾越,成国险。其余切,且须丰年。以勤耕农为务,习戎备为事;则国无怨旷,户口滋息,民充兵强:而寇戎不宾,缉熙不足,未之有也。”」篇,“三江”解释为:古代对长江下游地区河流的泛称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孙破虏讨逆传中的「建安年,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。策阴欲袭许,迎汉帝;密治兵,部署诸将。未发,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。先是,策杀贡;贡小子与客,亡匿江边。策单骑出,猝与客遇。客击伤策,创甚。请张昭等谓曰:“中国方乱;夫以吴、越之众,江之固,足以观成败。公等善相吾弟!”呼权,佩以印绶,谓曰:“举江东之众,决机于两阵之间,与天下争衡,卿不如我;举贤任能,各尽其心,以保江东,我不如卿。”至夜卒,时年。权称尊号,追谥策曰长沙桓王;封子绍为吴侯,后改封上虞侯。绍卒,子奉嗣。孙皓时,讹言谓奉当立,诛死。」篇,“三江”解释为:长江下游众多水道的总称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周礼》夏官 司马-职方氏中的「乃辨九州之国,使同贯利。东南曰扬州,其山镇曰会稽,其泽薮曰具区,其川三江,其浸五湖,其利金、锡、竹箭,其民二男五女,其畜宜鸟兽,其谷宜稻。」篇,“三江”解释为:有多种解释,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,则是指今吴淞江和芜湖、宜兴间由长江通太湖一水,并长江下游,为南江、中江、北江三江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