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右仆射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下-任彦昇中的「齐台初建,以公为尚书右仆射,领吏部,时年二十八。宋末艰虞,百王浇季,礼紊旧宗,乐倾恒轨。自朝章国纪,典彝备物,奏议符策,文辞表记,素意所不蓄,前古所未行,皆取定俄顷,神无滞用。太祖受命,以佐命之功,封南昌县开国公,食邑二千户。建元二年,迁尚书左仆射,领选如故。自营郃分司,卢钦兼掌,誉望所归,允集兹日。寻表解选,诏加侍中。又授太子詹事,侍中、仆射如故。固辞侍中,改授散骑常侍,余如故。」篇,“尚书右仆射”解释为:尚书省副长官。《宋书·百官志》:“尚书令,任总机衡;仆射、尚书,分领诸曹。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碑文上-王仲宝中的「明皇不豫,储后幼冲。贻厥之寄,允属时望。征为吏部尚书,领卫尉,固让不拜。改授尚书右仆射。端流平衡,外宽内直。弘二八之高谟,宣《由庚》而垂咏。太宗即世,遗命以公为散骑常侍、中书令、护军将军。送往事居,忠贞允亮。秉国之均,四方是维。百官象物而动,军政不戒而备。公之登太阶而尹天下,君子以为美谈。亦犹孟轲致欣于乐正,羊职悦赏于士伯者也。丁所生母忧,谢职。毁疾之重,因心则至。朝议以有为为之,鲁侯垂式;存公忘私,方进明准。爰降诏书,敦还摄任。固请移岁,表奏相望。事不我与,屈己弘化。」篇,“尚书右仆射”解释为:尚书省的副长官,南朝时与尚书令同为宰相之任,有“朝端”“朝右”等称呼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「初,泰闻经见围,以州军将士素皆心,加得保城,非维所能猝倾。表上:“进军晨夜,速到还。”众议以“经奔北,城不足自固;维若断凉州之道,兼郡民夷,据关、陇之险;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。宜须大兵集,乃致攻讨”。大将军司马文王曰:“昔诸葛亮常有此志,卒亦不能。事大谋远,非维所任也。且城非仓猝所拔,而粮少为急,征西速救,得上策矣。”泰每以方有事,辄以虚声扰动天下;故希简白上事,驿书不过百里。司马文王语荀顗曰:“玄伯沉勇能断,荷方伯之重,救将陷之城,而不求益兵;又希简上事,必能办贼故也。都督大将,不当尔邪!”后征泰为尚书右仆射,典选举;加侍中、光禄大夫。吴大将孙峻出淮、泗。以泰为镇军将军,假节,都督淮北诸军事;诏徐州监军以下受泰节度。峻退,军还,转为左仆射。诸葛诞作乱寿春,司马文王率军军丘头,泰总署行台。司马景王、文王,皆与泰亲友,及沛国武陔亦与泰善。文王问陔曰:“玄伯何如其父司空也?”陔曰:“通雅博畅,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,不如也;明(统)练简至,立功立事,过之。”泰前后以功增邑千百户;赐子弟人亭侯,人关内侯。景元元年薨。追赠司空,谥曰穆侯。子恂嗣。恂薨,无嗣;弟温绍封。咸熙中,开建等;以泰著勋前朝,改封温为慎子。」篇,“尚书右仆射”解释为:尚书右仆射(yè),官名。尚书台的副长官仆射,有时设置两位,一称左仆射,一称右仆射。前者地位略高。都协助尚书令处理军国机要公务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