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沙汰的解释

沙汰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许麋孙简伊秦传中的「许靖字文休,汝南平舆人。少与从弟劭俱知名,并有人伦臧否之称,而私情不协。劭为郡功曹,排摈靖不得齿叙;以马磨自给。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,乃举靖计吏。察孝廉,除尚书郎,典选举。灵帝崩,董卓秉政,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,与靖共谋议,进退天下之士;沙汰秽浊,显拔幽滞。进用颍川荀爽、韩融、陈纪等为公、卿、郡守,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,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,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,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,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。而迁靖巴郡太守,不就;补御史中丞。馥等到官,各举兵还向京都,欲以诛卓。卓怒毖曰:“诸君言当拔用善士;卓从君计,不欲违天下人心。而诸君所用人,至官之日,还来相图。卓何用相负!”叱毖令出,于外斩之。靖从兄陈相玚,又与伷合规;靖惧诛,奔伷。伷卒,依扬州刺史陈祎。祎死,吴郡(都尉)太守许贡、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,故往保焉。靖收恤亲里,经纪赈赡,出于仁厚。」篇,“沙汰”解释为淘汰。秽浊:比喻才德不好的人。这里指宦官的同党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「许慈字仁笃,南阳人也。师事刘熙,善郑氏学,治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毛诗》、《论语》。建安中,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。时又有魏郡胡潜,字公兴;不知其所以在益土。潜虽学不沾洽,然卓荦强识;祖宗制度之仪,丧纪服之数,皆指掌画地,举手可采。先主定蜀,承丧乱历纪,学业衰废;乃鸠合典籍,沙汰众学;慈、潜并为博士,与孟光、来敏等典掌旧文。值庶事草创,动多疑议;慈、潜更相克伐,谤讟忿争,形於声色;书籍有无,不相通借;时寻楚挞,以相震 。其矜己妒彼,乃至于此。先主愍其若斯,群僚大会,使倡家假为子之容,效其讼阋之状,酒酣乐作,以为嬉戏;初以辞义相难,终以刀杖相屈,用感切之。潜先没。慈后主世,稍迁至大长秋,卒;子勋传其业,复为博士。」篇,“沙汰”解释为清理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中的「朱据字子范,吴郡吴人也。有姿貌膂力,又能论难。黄武初,征拜官郎中。补侍御史。是时选曹尚书暨艳,疾贪污在位,欲沙汰之。据以为:“天下未定,宜以功覆过,弃瑕取用,举清厉浊,足以沮劝;若时贬黜,惧有后咎。”艳不听,卒败。权咨嗟将率,发愤叹息,追思吕蒙、张温。以为据才兼文武,可以继之,自是拜建义校尉,领兵屯湖孰。黄龙元年,权迁都建业。征据尚公主,拜左将军,封云阳侯。谦虚接士,轻财好施,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。嘉禾中,始铸大钱,当百。后据部曲应受万缗,工王遂诈而受之。典校吕壹疑据实取,考问主者,死于杖下;据哀其无辜,厚棺敛之。壹又表“据吏为据隐,故厚其殡”。权数责问据,据无以自明,藉草待罪。数月,典军吏刘助觉,言王遂所取。权大感悟,曰:“朱据见枉,况吏民乎?”乃穷治壹罪,赏助百万。赤乌年,迁骠骑将军。遭宫构争,据拥护太子;言则恳至,义形于色,守之以死。遂左迁新都郡丞。未到,中书令孙弘谮润据。因权寝疾,弘为诏书,追赐死。时年。孙亮时,子熊、损各复领兵。为全公主所谮,皆死。永安中,追录前功,以熊子宣,袭爵云阳侯,尚公主。孙皓时,宣至骠骑将军。」篇,“沙汰”解释为像除去沙粒那样作淘汰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山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