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舍人的解释

舍人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礼记》檀弓下中的「大夫吊,当事而至,则辞焉。吊于人,是日不乐。妇人不越疆而吊人。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。吊于葬者必执引,若从柩及圹,皆执绋。丧,公吊之,必有拜者,虽朋友州里舍人可也。吊曰:“寡君承事。”主人曰:“临。”君遇柩于路,必使人吊之。大夫之丧,庶子不受吊。」篇,“舍人”解释为死者所住馆舍的主人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满田牵郭传中的「牵招字子经,安平观津人也。年余岁,诣同县乐隐受学。后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;招随,卒业。值京都乱,苗、隐见害。招(俱)与隐门生史路等,触蹈锋刃,共殡殓隐尸,送丧还归。道遇寇抄,路等皆悉散走。贼欲斫棺取钉,招垂泪请赦;贼义之,乃释而去。由此显名。冀州牧袁绍辟为督军从事,兼领乌丸突骑。绍舍人犯令,招先斩乃白;绍奇其意而不见罪也。绍卒,又事绍子尚。建安年,太祖围邺。尚遣招至上党,督致军粮。未还,尚破走,到中山。时尚外兄高幹为并州刺史,招以“并州左有恒山之险,右有大河之固;带甲万,北阻强胡”,劝幹迎尚,并力观变。幹既不能,而阴欲害招。招闻之,间行而去;道隔不得追尚,遂东诣太祖。」篇,“舍人”解释为官名。显贵官员的随从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董刘马陈董吕传中的「董允字休昭。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。先主立太子,允以选为舍人。徙洗马。后主袭位,迁黄门侍郎。丞相亮将北征,住汉中;虑后主富于春秋,朱紫难别;以允秉心公亮,欲任以宫省之事。上疏曰:“侍中郭攸之、费祎、侍郎董允等,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”;“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其任也”;“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;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”;“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允等以彰其咎”。亮寻请祎为参军;允迁为侍中,领虎贲中郎将,统宿卫亲兵。攸之性素和顺,备员而已;献纳之任,允皆专之矣。允处事为防制,甚尽匡救之理。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,允以为“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;今嫔嫱已具,不宜增益”,终执不听;后主益严惮之。尚书令蒋琬领益州刺史,上疏以让费祎及允;又表“允内侍历年,翼赞王室,宜赐爵土以褒勋劳”。允固辞不受。后主渐长大,爱宦人黄皓。皓便辟佞慧,欲自容入。允常上则正色匡主,下则数责于皓;皓畏允,不敢为非。终允之世,皓位不过黄门丞。允尝与尚书令费祎、中典军胡济等,共期游宴;严驾已办,而郎中襄阳董恢,诣允修敬。恢年少官微,见允停出,逡巡求去。允不许,曰:“本所以出者,欲与同好游谈也。今君已自屈,方展阔积;舍此之谈,就彼之宴,非所谓也。”乃命解骖,祎等罢驾不行。其守正下士,凡此类也。延熙年,加辅国将军。年,以侍中守尚书令,为大将军费祎副贰。年,卒。」篇,“舍人”解释为官名。即太子舍人。太子宫中的官员,负责警卫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格言联璧》敦品类中的「立朝不是好舍人,自居家不是好处士。平素不是好处士,由小时不是好学生。」篇,“舍人”解释为官名,此处代指官员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周礼》地官 司徒-叙官中的「舍人,上士二人,中士四人,府二人,史四人,胥四人,徒四十人。」篇,“舍人”解释为官名。掌管宫中米谷收支。郑《注》曰:“舍犹宫也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苕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