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持节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表上-刘越石中的「建兴五年,三月癸未朔,十八日辛丑,使持节、散骑常侍、都督河北并冀幽三州诸军事、领护军匈奴中郎将、司空、并州刺史、广武侯臣琨,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冀州诸军事、抚军大将军、冀州刺史、左贤王、渤海公臣 ,顿首死罪上书,臣琨臣 顿首顿首,死罪死罪!」篇,“使持节”解释为:魏晋以后以持节为官名,有使持节、持节、假持节等,权力大小有别。河北并冀幽三州:指黄河以北并州、冀州、幽州三州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弹事-任彦昇中的「臣谨案:使持节都督郢司二州诸军事、左将军、郢州刺史湘西县开国侯臣景宗,擢自行间,遘兹多幸。指踪非拟,获兽何勤?赏茂通侯,荣高列将。负檐裁 ,钟鼎遽列。和戎莫效,二八已陈。自顶至踵,功归造化。润草涂原,岂获自己。且道恭云逝,城守累旬,景宗之存,一朝弃甲,生曹死蔡,优劣若是,惟此人斯,有 面目。」篇,“使持节”解释为:魏晋以后持节为官名,有使持节、持节、假持节等。以所持符节为凭证,其权力大小有别,皆为刺史总军戎者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行状-任彦昇中的「初沈攸之跋扈上流,称乱陕服,宋镇西晋熙王、南中郎邵陵王并镇盆口。世祖毗赞两藩,而任总西伐。公时从在军,镇西府版宁朔将军、军主,南中郎版补行参军署法曹。于时景烛云火,风驰羽檄。谋出股肱,任切书记。迁左军邵陵王主簿记室参军。既允焚林之求,实兼仪形之寄。刀笔不足宣功,风体所以弘益。除邵陵王友,又为安南邵陵王长史。东夏形胜,关河重复。选众而举,敦悦斯在。除使持节、都督会稽、东阳、临海、永嘉、新安五郡诸军事、辅国将军、会稽太守。」篇,“使持节”解释为:帝王加给地方军政长官的称号,有此称号,即有了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。都督:官名。都督诸郡军事,则为诸郡最高军事长官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年春月,青龙现温县井中。月,司空卢毓薨。夏月,癸卯,诏曰:“玄菟郡高显县吏民反叛,长郑熙为贼所杀。民王简,负担熙丧,晨夜星行,远致本州。忠节可嘉,其特拜简为忠义都尉,以旌殊行。”甲子,以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为司空。月,辛未,帝幸辟雍。会,命群臣赋诗。侍中和逌、尚书陈骞等作诗稽留,有司奏免官。诏曰:“吾以暗昧,爱好文雅。广延诗赋,以知得失。而乃尔纷纭,良用反仄。其原逌等,主者宣敕:自今以后,群臣皆当玩习古义,修明经典。称朕意焉。”乙亥,诸葛诞不就征,发兵反,杀扬州刺史乐綝。丙子,赦淮南将吏士民为诞所诖误者。丁丑,诏曰:“诸葛诞造为凶乱,荡覆扬州。昔黥布逆叛,汉祖亲戎;隗嚣违戾,光武西伐;及烈祖明皇帝,躬征吴、蜀:皆所以奋扬赫斯,震耀威武也。今宜皇太后与朕暂共临戎,速定丑虏,时宁东夏。”己卯,诏曰:“诸葛诞造构逆乱,迫胁忠义。平寇将军、临渭亭侯庞会,骑督、偏将军路蕃,各将左右,斩门突出。忠壮勇烈,所宜嘉异。其进会爵乡侯,蕃封亭侯。”月,乙巳,诏:“吴使持节、都督夏口诸军事、镇军将军、沙羡侯孙壹,贼之支属,位为上将;畏天知命,深鉴祸福;翻然举众,远归大国。虽微子去殷,乐毅遁燕,无以加之。其以壹为侍中、车骑将军,假节,交州牧,吴侯;开府辟召仪同司;依古侯伯命之礼,衮冕、赤舄:事从丰厚。”甲子,诏曰:“今车驾驻项。大将军恭行天罚,前临淮浦。昔相国、大司马征讨,皆与尚书俱行。今宜如旧。”乃令散骑常侍裴秀、给事黄门侍郎钟会咸与大将军俱行。秋月,诏曰:“昔燕剌王谋反,韩谊等谏而死,汉朝显登其子。诸葛诞创造凶乱,主簿宣隆、部曲督秦洁秉节守义,临事固争,为诞所杀;所谓无比干之亲而受其戮者。其以隆、洁子为骑都尉,加以赠赐;光示远近,以殊忠义。”月,大赦。冬月,吴大将全端、全怿等率众降。」篇,“使持节”解释为:一种表示诛杀威权的名号。类似的名号分为三等:最高为使持节,有权杀官位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员;其次为持节,平时可杀无官位的人,战争时威权与使持节相同;最低为假节,战争时可以杀犯军令者。镇军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孙壹(?—公元259):孙权的族侄。传附本书卷五十一《宗室孙奂传》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「泰字玄伯。青龙中,除散骑侍郎。正始中,徙游击将军。为并州刺史,加振威将军,使持节,护匈奴中郎将;怀柔夷民,甚有威惠。京邑贵人多寄宝货,因泰市奴婢;泰皆挂之于壁,不发其封。及征为尚书,悉以还之。嘉平初,代郭淮为雍州刺史,加奋威将军。蜀(大)卫将军姜维率众依麹山筑城,使牙门将句安、李歆等守之;聚羌胡质任等寇逼诸郡。征西将军郭淮与泰谋所以御之,泰曰:“麹城虽固,去蜀险远,当须运粮;羌夷患维劳役,必未肯附。今围而取之,可不血刃而拔其城;虽其有救,山道阻险,非行兵之地也。”淮从泰计,使泰率讨蜀护军徐质、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围之,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。安等挑战,不许;将士困窘,分粮聚雪以稽日月。维果来救,出自牛头山,与泰相对。泰曰:“兵法贵在‘不战而屈人’。今绝牛头,维无反道,则我之擒也。”敕诸军各坚垒勿与战。遣使白淮:欲自南渡白水,循水而东;使淮趋牛头,截其还路;可并取维,不惟安等而已。淮善其策,进率诸军军洮水。维惧,遁走;安等孤悬,遂皆降。」篇,“使持节”解释为:一种表示享有诛杀威权的名号。类似的名号有使持节、持节、假节三种。使持节最高,有权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吴主传中的「年春正月,曹公薨;太子丕代为丞相、魏王,改年为延康。秋,魏将梅敷,使张俭求见抚纳。南阳阴、酂、筑阳、山都、中庐县民千家来附。冬,魏嗣王称尊号,改元为黄初。年月,刘备称帝于蜀。权自公安都鄂,改名武昌;以武昌、下雉、寻阳、阳新、柴桑、沙羡县为武昌郡。月,建业言甘露降。月,城武昌。下令诸将曰:“夫存不忘亡,安必虑危:古之善教。昔隽不疑汉之名臣,于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;盖君子之于武备,不可以已。况今处身疆畔,豺狼交接,而可轻忽,不思变难哉?顷闻诸将出入,各尚谦约,不从人兵:甚非备虑爱身之谓!夫保己遗名,以安君亲,孰与危辱?宜深警戒,务崇其大:副孤意焉。”自魏文帝践阼,权使命称藩,及遣于禁等还。月,策命权曰:盖圣王之法,以德设爵,以功制禄;劳大者禄厚,德盛者礼丰。故叔旦有夹辅之勋,太公有鹰扬之功;并启土宇,并受备物:所以表章元功,殊异贤哲也。近汉高祖受命之初,分裂膏腴以王姓。斯则前世之懿事,后王之元龟也。朕以不德,承运革命;君临万国,秉统天机;思齐先代,坐而待旦。惟君天资忠亮,命世作佐;深睹历数,达见废兴;远遣行人,浮于潜、汉;望风影附,抗疏称藩;兼纳纤 南方之贡,普遣诸将来还本朝;忠肃内发,款诚外昭;信著金石,义盖山河:朕甚嘉焉!今封君为吴王。使使持节、太常、高平侯贞,授君玺绶、策书;金虎符第至第左,竹使符第至第;以大将军,使持节,督交州,领荆州牧事;锡君青土,苴以白茅:对扬朕命,以尹东夏。其上故骠骑将军、南昌侯印绶、符、策。今又加君锡,其敬听后命:以君绥安东南,纲纪江外;民夷安业,无或携贰。是用锡君大辂、戎辂各,玄牡驷。君务财劝农,仓库盈积。是用锡君衮冕之服,赤舄副焉。君化民以德,礼教兴行。是用锡君轩悬之乐。君宣导休风,怀柔百越。是用锡君朱户以居。君运其才谋,官方任贤。是用锡君纳陛以登。君忠勇并奋,清除奸慝。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。君振威陵迈,宣力荆南;枭灭凶丑,罪人斯得。是用锡君&钺各。君文和于内,武信于外。是用锡君彤弓、彤矢百、玈弓、玈矢千。君以忠肃为基,恭俭为德。是用锡君秬鬯卣,圭瓒副焉。钦哉!敬敷训典,以服朕命,以勖相我国家,永终尔显烈!是岁,刘备帅军来伐,至巫(山)、秭归。使使诱导武陵蛮夷,假与印传,许之封赏;于是诸县及溪民,皆反为蜀。权以陆逊为督,督朱然、潘璋等以拒之。遣都尉赵咨使魏,魏帝问曰:“吴王,何等主也?”咨对曰:“聪明仁智,雄略之主也!”帝问其状,咨」篇,“使持节”解释为:一种表示享有诛杀威权的名号。魏晋时类似的名号有使持节、持节、假节三种。使持节可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,持节可杀无官位的人,假节可在出兵时杀违犯军令者。上述名号通常给予统兵的重要将领,有时也给予担负特殊使命的官员。太常:官名。九卿之首。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和祭祀活动。贞:即邢贞。事见本书卷五十五《徐盛传》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