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释获者的解释

释获者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仪礼》乡射礼中的「司射作射如初。一耦揖、升如初。司马命去侯,获者许诺。司马降,释弓反位。司射犹挟一个,去扑,与司马交于阶前。升,请释获于宾。宾许。降,搢扑,西面立于所设中之东,北面命释获者设中,遂视之。释获者执鹿中,一人执筭以从之。释获者坐设中,南当楅,西当西序,东面。兴,受筭,坐,实八筭于中,横委其余于中西,南末,兴,共而俟。司射遂进,由堂下北面命曰:“不贯不释。”上射揖。司射退,反位。释获者坐,取中之八筭,改实八筭于中,兴,执而俟。」篇,“释获者”解释为专门负责计算射筹的人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仪礼》大射中的「司射作射如初。一耦揖、升如初。司马命去侯,负侯许诺如初。司马降,释弓反位。司射犹挟一个,去扑,与司马交于阶前。适阼阶下,北面请释获于公。公许。反,搢扑,遂命释获者设中,以弓为毕,北面。大史释获。小臣师执中,先首,坐设之,东面,退。大史实八筭于中,横委其余于中西,兴,共而俟。司射西面命曰:“中离维纲,扬触梱复,公则释获,众则不与。唯公所中,中三侯皆获。”释获者命小史。小史命获者。司射遂进,由堂下北面视上射,命曰:“不贯不释。”上射揖。司射退反位。释获者坐,取中之八筭,改实八筭,兴,执而俟。乃射。若中,则释获者每一个释一筭,上射于右,下射于左。若有余筭,则反委之。又取中之八筭,改实八筭于中,兴,执而俟。三耦卒射。」篇,“释获者”解释为谓大史(见下)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仪礼》大射中的「司射犹挟一个以作射如初。一耦揖、升如初。司马升,命去侯。负侯者许若。司马降,释弓反位。司射与司马交于阶前。倚扑于阶西,适阼阶下,北面请以乐于公。公许。司射反,搢扑,东面命乐正曰:“命用乐。”乐正曰:“诺。”司射遂适堂下,北面视上射,命曰:“不鼓不释。”上射揖。司射退反位。乐正命大师曰:“奏《狸首》,间若一。”大师不兴,许诺。乐正反位。奏《狸首》以射。三耦卒射。宾待于物如初。公乐作而后就物。稍属,不以乐志,其他如初仪,卒射如初,宾就席。诸公卿大夫众射者皆继射。释获如初。卒射,降反位,释获者执余获进告左右卒射如初。」篇,“释获者”解释为仍指大史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寿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