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食邑的解释

食邑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下-任彦昇中的「齐台初建,以公为尚书右仆射,领吏部,时年二十八。宋末艰虞,百王浇季,礼紊旧宗,乐倾恒轨。自朝章国纪,典彝备物,奏议符策,文辞表记,素意所不蓄,前古所未行,皆取定俄顷,神无滞用。太祖受命,以佐命之功,封南昌县开国公,食邑二千户。建元二年,迁尚书左仆射,领选如故。自营郃分司,卢钦兼掌,誉望所归,允集兹日。寻表解选,诏加侍中。又授太子詹事,侍中、仆射如故。固辞侍中,改授散骑常侍,余如故。」篇,“食邑”解释为封地。因收其赋税而食,故称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碑文上-王仲宝中的「泰始之初,入为侍中。曾不移朔,迁吏部尚书。是时天步初夷,王涂尚阻。元戎启行,衣冠未缉。内赞谋谟,外康流品。制胜既远,泾渭斯明。赏不失劳,举无失德。绩简帝心,声敷物听。事宁,领太子右卫率,固让不拜。寻领骁骑将军,以帷幄之功,膺庸祗之秩。封雩都县开国伯,食邑五百户。既秉辞梁之分,又怀寝丘之志。所受田邑,不盈百井。久之,重为侍中,领右卫将军。尽规献替,均山甫之庸;缉熙王旅,兼方叔之望。丹阳京辅,远近攸则;吴兴襟带,实惟股肱。频作二守,并加蝉冕。政以礼成,民是以息。」篇,“食邑”解释为谓封地。收封地内的赋税而食,故名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行状-任彦昇中的「太祖受命,广树藩屏。公以高昭武穆,惟戚惟贤。封闻喜县开国公,食邑千户。又奏课连最,进号冠军将军。越人之巫,睹正风而化俗;篁竹之酋,感义让而失险。邪叟忘其西昃,龙丘狭其东皋。会武穆皇后崩,公星言奔波,泣血千里。水浆不入于口者,至自禹穴。逮衣裳外除,心哀内疚。礼屈于厌降,事迫于权夺。而茹戚肌肤,沉痛疮距。故知钟鼓非乐云之本,缞粗非隆杀之要。改授征虏将军、丹阳尹。良家入徙,戚里内属。政非一轨,俗备五方。公内树宽明,外施简惠。神皋载穆,毂下以清。」篇,“食邑”解释为封地。因收取封地内住户的赋税而食,故称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十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