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景王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言语 第二中的「司马景王东征,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。因问喜曰:“昔先公辟君,不就,今孤召君,何以来?”喜对曰:“先公以礼见待,故得以礼进退;明公以法见绳,喜畏法而至耳。”」篇,“司马景王”解释为:司马师(208—255),字子元,河内温县(今河南温县西)人。三国时期曹魏权臣。司马懿的儿子,封长平乡侯,曾任大将军,辅助齐王曹芳,后又废曹芳,立曹髦。毌丘俭起兵反对他,被他打败。这里说的东征,就是指的这件事。晋国建立,追为景王。后来晋武帝司马炎上尊号为景帝。李喜(生卒年不详):字季和,上党郡人。司马懿任相国时,召他出来任职,他托病推辞。下文说的“先公辟君不就”,就是指这件事。从事中郎:官名,大将军府的属官,参与谋议等事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荆州刺史王基、新城太守(陈)州泰攻吴。破之,降者数千口。月,置南郡之夷陵县以居降附。月,以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。月,甲申,以征南将军王昶为征南大将军。壬辰,大赦。丙午,闻太尉王凌谋废帝,立楚王彪;太傅司马宣王东征凌。月,甲寅,凌自杀。月,彪赐死。秋月,壬戌,皇后甄氏崩。辛未,以司空司马孚为太尉。月,戊寅,太傅司马宣王薨,以卫将军司马景王为抚军大将军,录尚书事。乙未,葬怀甄后于太清陵。庚子,骠骑将军孙资薨。月,有司奏:诸功臣应飨食于太祖庙者,更以官为次;太傅司马宣王,功高爵尊,最在上。月,以光禄勋郑冲为司空。年春正月,癸卯,以抚军大将军司马景王为大将军。月,立皇后张氏,大赦。夏月,鱼,现于武库屋上。冬月,诏征南大将军王昶、征东将军胡遵、镇南将军毌丘俭等,征吴。月,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,大破众军于东关。不利而还。」篇,“司马景王”解释为:即司马师(公元 208—255)。司马懿的长子,字子元。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,司马师出力很大。司马懿死,他继承父亲控制朝权,废黜皇帝曹芳改立曹髦,打击反对势力,把取代曹魏的趋势向前推进一大步。死后被追谥为景王、景帝。事见《晋书》卷二《景帝纪》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卫二刘傅传中的「后吴大将诸葛恪新破东关,乘胜扬声欲向青、徐,朝廷将为之备。嘏议以为:“淮海非贼轻行之路,又昔孙权遣兵入海,漂浪沉溺,略无孑遗;恪岂敢倾根竭本,寄命洪流,以徼干没乎?恪不过遣偏率小将素习水军者,乘海溯淮,示动青、徐;恪自并兵,来向淮南耳。”后恪果图新城,不克而归。嘏常论才性同异,钟会集而论之。嘉平末,赐爵关内侯。高贵乡公即尊位,进封武乡亭侯。正元年春,毌丘俭、文钦作乱。或以司马景王不宜自行,可遣太尉孚往;惟嘏及王肃劝之。景王遂行;以嘏守尚书仆射,俱东。俭、钦破败,嘏有谋焉。及景王薨,嘏与司马文王径还洛阳,文王遂以辅政。语在《钟会传》。会由是有自矜色,嘏戒之曰:“子志大其量,而勋业难为也,可不慎哉!”嘏以功进封阳乡侯,增邑百户,并前千百户。是岁薨。时年。追赠太常,谥曰元侯。子祗嗣。咸熙中开建等,以嘏著勋前朝,改封祗泾原子。」篇,“司马景王”解释为:即司马师(公元 208—255)。字子元,司马懿的长子。继其父任大将军,专国政。嘉平六年(公元 254)废黜魏帝曹芳。改立曹髦。次年病死。后被追尊为景王、景帝。传见《晋书》卷二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