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尉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赏誉 第八中的「王戎云:“太尉神姿高彻,如瑶林琼树,自然是风尘外物。”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指王衍,字夷甫,官至太尉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品藻 第九中的「王丞相云:“顷下论以我比安期、千里,亦推此二人。唯共推太尉,此君特秀。”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指王衍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苏辙中的「上枢密韩太尉书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指韩琦,北宋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。他在宋仁宗时曾任枢密使,职掌全国兵权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下-陈孔璋中的「后会鸾驾反旆,群虏寇攻。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,匪遑离局,故使从事中郎徐勋,就发遣操,使缮修郊庙,翊卫幼主。操便放志专行,胁迁当御省禁。卑侮王室,败法乱纪,坐领三台,专制朝政,爵赏由心,刑戮在口,所爱光五宗,所恶灭三族。群谈者受显诛,腹议者蒙隐戮,百寮钳口,道路以目,尚书记朝会,公卿充员品而已。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,享国极位,操因缘眦睚,被以非罪,榜楚参并,五毒备至,触情任忒,不顾宪网。又议郎赵彦,忠谏直言,义有可纳,是以圣朝含听,改容加饰。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,擅收立杀,不俟报闻。又梁孝王先帝母昆,坟陵尊显,桑梓松柏,犹宜肃恭。而操帅将吏士,亲临发掘,破棺裸尸,掠取金宝。至令圣朝流涕,士民伤怀。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、摸金校尉,所过隳突,无骸不露。身处三公之位,而行桀虏之态,污国虐民,毒施人鬼。加其细政苛惨,科防互设,罾缴充蹊,坑阱塞路,举手挂网罗,动足触机陷。是以兖、豫有无聊之民,帝都有吁嗟之怨。历观载籍,无道之臣,贪残酷烈,于操为甚。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官名。秦至西汉设置,为全国军政首脑,与丞相、御史大夫并称三公。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。东汉时太尉与司徒、司空并称三公。杨彪:字文先,弘农华阴(今陕西华阴)人。历官司徒、司空、太尉,死于魏文帝黄初六年(225)。典历二司:中平六年(189),杨彪代董卓为司空,其冬代黄琬为司徒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下-任彦昇中的「春秋三十有八,七年五月三日,薨于建康官舍。皇朝轸恸,储铉伤情。有识衔悲,行路掩泣。岂直舂者不相,工女寝机而已哉!故以痛深衣冠,悲缠教义,岂非功深砥砺,道迈舟航,没世遗爱,古之益友。追赠太尉,侍中、中书监如故。给节,加羽葆鼓吹,增班剑六十人。谥曰文宪,礼也。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职掌全国军事行政,东汉时为三公之一,魏晋南北朝时期多用作加官或赠官,无实职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文选》颂-陆士衡中的「绛侯质木,多略寡言。曾是忠勇,惟帝攸叹。云骛灵丘,景逸上兰。平代禽豨,奄有燕韩。宁乱以武,毙吕以权。涤秽紫宫,征帝太原。实惟太尉,刘宗以安。挟功震主,自古所难。勋耀上代,身终下藩。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官名。掌管军事。当时周勃为太尉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文选》哀下-谢玄晖中的「惟永泰元年秋九月朔日,敬皇后梓宫启自先茔,将祔于某陵。其日,至尊亲奉奠某皇帝,乃使兼太尉某设祖于行宫,礼也。翠帟舒阜,玄堂启扉。俎彻三献,筵卷六衣。哀子嗣皇帝,怀蜃卫而延首,想鹥辂而抚心。痛椒涂之先廓,哀长信之莫临。身隔两赴,时无二展。旋诏左言,光敷圣善。其辞曰: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官名。掌全国军事。齐明帝临终前,遗诏以军政大事委太尉陈显达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太尉,公一人……大丧则告谥南郊。”祖:祭名。出行之前,祭祀道路之神。行宫:都城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殿。 原文 »
〔8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太祖武皇帝,沛国谯人也。姓曹,讳操,字孟德。汉相国参之后。桓帝世,曹腾为中常侍、大长秋,封费亭侯。养子嵩嗣,官至太尉;莫能审其生出本末。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官名。为全国军事长官,与司徒、司空并称三公。 原文 »
〔9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卫二刘傅传中的「后吴大将诸葛恪新破东关,乘胜扬声欲向青、徐,朝廷将为之备。嘏议以为:“淮海非贼轻行之路,又昔孙权遣兵入海,漂浪沉溺,略无孑遗;恪岂敢倾根竭本,寄命洪流,以徼干没乎?恪不过遣偏率小将素习水军者,乘海溯淮,示动青、徐;恪自并兵,来向淮南耳。”后恪果图新城,不克而归。嘏常论才性同异,钟会集而论之。嘉平末,赐爵关内侯。高贵乡公即尊位,进封武乡亭侯。正元年春,毌丘俭、文钦作乱。或以司马景王不宜自行,可遣太尉孚往;惟嘏及王肃劝之。景王遂行;以嘏守尚书仆射,俱东。俭、钦破败,嘏有谋焉。及景王薨,嘏与司马文王径还洛阳,文王遂以辅政。语在《钟会传》。会由是有自矜色,嘏戒之曰:“子志大其量,而勋业难为也,可不慎哉!”嘏以功进封阳乡侯,增邑百户,并前千百户。是岁薨。时年。追赠太常,谥曰元侯。子祗嗣。咸熙中开建等,以嘏著勋前朝,改封祗泾原子。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官名。三公之首。是名义上的全国军事最高长官。孚:即司马孚(公元 180—272)。字叔达,司马懿的弟弟。曹魏时官至太傅。西晋建立,升任太宰,封安平王。传见《晋书》卷三十七。 原文 »
〔10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「正始中,进爵长垣侯,邑千户;封子列侯。初,太祖久不立太子,而方奇贵临淄侯。丁仪等为之羽翼,劝臻自结;臻以大义拒之。及文帝即位,东海王霖有宠。帝问臻:“平原王何如?”臻称明德美而终不言。曹爽辅政,使夏侯玄宣指,欲引臻入守尚书令,及为弟求婚;皆不许。固乞逊位。诏曰:“昔干木偃息,义压强秦;留侯颐神,不忘楚事。谠言嘉谋,望不吝焉。”赐宅区,位特进,秩如司。薨,追赠太尉,谥曰敬侯。子烈嗣,咸熙中为光禄勋。」篇,“太尉”解释为:官名。三公之首,是名义上的全国军事最高长官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