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阴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淮南子》第三卷 天文训中的「太阴在四仲,则岁星行三宿;太阴在四钩,则岁星行二宿。二八十六,三四十二,故十二岁而行二十八宿。日行十二分度之一,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,十二岁而周。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,受制而出行列宿,司无道之国,为乱为贼,为疾为丧,为饥为兵,出入无常,辩变其色,时见时匿。镇星以甲寅元始建斗,岁镇行一宿,当居而弗居,其国亡土;未当居而居之,其国益地,岁熟。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,岁行十三度百一十二分度之五,二十八岁而周。太白元始,以正月建寅,与荧惑晨出东方。二百四十日而入,入百二十日而夕出西方;二百四十日而入,入三十五日而复出东方;出以辰戌,入以丑未;当出而不出,未当入而入,天下惬兵;当入而不入,当出而不出,天下兴兵。辰星正四时,常以二月春分劾奎、娄,以五月夏至效东井、舆鬼,以八月秋分效角、亢,以十一月冬至効斗、牵牛。出以辰戌,入以丑未,出二旬而入,晨候之东方,夕候之西方;一时不出,其时不和,四时不出,天下大饥。」篇,“太阴”解释为:也叫太岁。古代天文学家假设的星名,与岁星相对应,但是与岁星的运行方向相反,主要用来纪年。四仲:即十二辰中的卯、酉、子、午,处于四面之中,也即十二节气中的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志中-张平子中的「仰矫首以遥望兮,魂惝惘而无俦。逼区中之隘陋兮,将北度而宣游。行积冰之硙硙兮,清泉沍而不流。寒风凄其永至兮,拂穹岫之骚骚。玄武缩于壳中兮,腾蛇蜿而自纠。鱼矜鳞而并凌兮,鸟登木而失条。坐太阴之庰室兮,慨含唏而增愁。怨高阳之相寓兮,?颛顼而宅幽。庸织路于四裔兮,斯与彼其何瘳?望寒门之绝垠兮,纵余绁乎不周。迅焱 其媵我兮,骛翩飘而不禁。越谽 之洞穴兮,漂通川之碄碄。经重瘖乎寂漠兮,慜坟羊之深潜。」篇,“太阴”解释为:指北方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:“以阴阳言之,太阴者,北方。”庰(bìng)室:隐蔽的居处。庰,同“屏”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楚辞》九叹中的「远游」篇,“太阴”解释为:很深的阴气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