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王公的解释

王公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伤逝 第十七中的「卫洗马以永嘉六年丧,谢鲲哭之,感动路人。咸和中,丞相王公教曰:“卫洗马当改葬。此君风流名士,海内所瞻,可修薄祭,以敦旧好。”」篇,“王公”解释为王导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卫二刘傅传中的「王粲字仲宣,山阳高平人也。曾祖父龚,祖父畅,皆为汉公。父谦,为大将军何进长史。进以谦名公之胄,欲与为婚,见其子,使择焉。谦弗许,以疾免。卒于家。献帝西迁,粲徙长安。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。时邕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;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粲在门,倒屣迎之。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坐尽惊。邕曰:“此王公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吾家书籍文章,尽当与之。”年,司徒辟,诏除黄门侍郎;以西京扰乱,皆不就。乃之荆州依刘表。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,不甚重也。表卒。粲劝表子琮,令归太祖。」篇,“王公”解释为指王畅。当时尊称三公和比三公地位还高的上公为“公”或“某公”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周礼》冬官 考工记-总叙中的「或坐而论道;或作而行之;或审曲、面埶,以饬五材,以辨民器;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;或饬力以长地财;或治丝麻以成之。坐而论道,谓之王公;作而行之,谓之士大夫;审曲、面埶,以饬五材,以辨民器,谓之百工;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,谓之商旅;饬力以长地财,谓之农夫;治丝麻以成之,谓之妇功。」篇,“王公”解释为郑《注》曰:“天子、诸侯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