亹亹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礼记》礼器中的「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,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。故作大事,必顺天时,为朝夕必放于日月,为高必因丘陵,为下必因川泽。是故天时雨泽,君子达亹亹焉。是故昔先王尚有德、尊有道、任有能;举贤而置之,聚众而誓之。是故因天事天,因地事地,因名山升中于天,因吉土以飨帝于郊。升中于天,而凤凰降、龟龙假;飨帝于郊,而风雨节、寒暑时。是故圣人南面而立,而天下大治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 wěi),勤勉不倦的样子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京都下-左太冲中的「“徒观其郊隧之内奥,都邑之纲纪,霸王之所根柢,开国之所基趾。郛郭周匝,重城结隅。通门二八,水道陆衢。所以经始,用累千祀。宪紫宫以营室,廓广庭之漫漫。寒暑隔阂于邃宇,虹蜺回带于云馆,所以跨跱,焕炳万里也。造姑苏之高台,临四远而特建。带朝夕之浚池,佩长洲之茂苑。窥东山之府,则瑰宝溢目。 海陵之仓,则红粟流衍。起寝庙于武昌,作离宫于建业,阐阖闾之所营,采夫差之遗法。抗神龙之华殿,施荣楯而捷猎。崇临海之崔巍,饰赤乌之 晔。东西胶葛,南北峥嵘。房栊对 ,连阁相经。阍闼谲诡,异出奇名。左称弯碕,右号临硎。雕栾镂楶,青琐丹楹。图以云气,画以仙灵。虽兹宅之夸丽,曾未足以少宁。思比屋于倾宫,毕结瑶而构琼。高闱有闶,洞门方轨。朱阙双立,驰道如砥。树以青槐,亘以绿水;玄荫耽耽,清流亹亹。列寺七里,侠栋阳路。屯营栉比,解署棋布。横塘查下,邑屋隆夸。长干延属,飞甍舛互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清水慢慢向前流去的样子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志中-张平子中的「彼无合而何伤兮,患众伪之冒真。旦获 于群弟兮,启金縢而后信。览蒸民之多僻兮,畏立辟以危身。增烦毒以迷惑兮,羌孰可为言己?私湛忧而深怀兮,思缤纷而不理。愿竭力以守谊兮,虽贫穷而不改。执雕虎而试象兮,阽焦原而跟趾。庶斯奉以周旋兮,恶既死而后已。俗迁渝而事化兮,泯规矩之员方。宝萧艾于重笥兮,谓蕙茝之不香。斥西施而弗御兮,絷 以服箱。行颇僻而获志兮,循法度而离殃。惟天地之无穷兮,何遭遇之无常。不抑操而苟容兮,譬临河而无航。欲巧笑以干媚兮,非余心之所尝。袭温恭之黻衣兮,被礼义之绣裳。辫贞亮以为鞶兮,杂伎艺以为珩。昭彩藻与雕琭兮,璜声远而弥长。淹栖迟以恣欲兮,耀灵忽其西藏。恃己知而华予兮, 鸣而不芳。冀一年之三秀兮,遒白露之为霜。时亹亹而代序兮,畴可与乎比伉?咨姤嫮之难并兮,想依韩以流亡。恐渐冉而无成兮,留则蔽而不彰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前进。代序:时序代谢。指时间不断流逝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一-潘安仁中的「曜灵运天机,四节代迁逝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行进貌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文选》行旅上-陆士衡中的「希世无高符,营道无烈心。靖端肃有命,假楫越江潭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行进貌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文选》乐府下-陆士衡中的「泛舟清川渚,遥望高山阴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行进不息貌。鲜(xiǎn)克禁:很少有人能将其止住。实际是无法将其止住。鲜,少。克,能够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文选》杂诗下-卢子谅中的「亹亹圆象运,悠悠方仪廓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行进貌。圆象:指天。李善注:“曾子曰:‘天道曰圆,地道曰方。’在天成象,故曰圆象。”运:运转。 原文 »
〔8〕出自《文选》杂拟下-江文通中的「张廷尉 杂述绰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勤勉不倦貌。玄思:深思。清:清静无为之道。 原文 »
〔9〕出自《文选》骚下-宋玉中的「悲哉,秋之为气也!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憭慄兮若在远行,登山临水兮送将归。泬寥兮天高而气清,寂漻兮收潦而水清。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。怆恍 悢兮去故而就新,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。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,惆怅兮而私自怜。燕翩翩其辞归兮,蝉寂寞而无声。雁噰噰而南游兮,鹍鸡啁哳而悲鸣。独申旦而不寐兮,哀蟋蟀之宵征。时亹亹而过中兮,蹇淹留而无成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前进不停的样子。过中:已过中年。按,这是全诗第一段。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绘,对秋天季节的感受,抒发了自己对时序迁移、遭迁坎坷、事业无成的感慨。 原文 »
〔10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五-刘孝标中的「主人听然而笑曰:“客所谓抚弦徽音,未达燥湿变响;张罗沮泽,不睹鸿雁云飞。盖圣人握金镜,阐风烈,龙骧蠖屈,从道污隆。日月联璧,赞亹亹之弘致;云飞电薄,显棣华之微旨。若五音之变化,济九成之妙曲。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,谟神睿而为言。至夫组织仁义,琢磨道德,欢其愉乐,恤其陵夷,寄通灵台之下,遗迹江湖之上,风雨急而不辍其音,霜雪零而不渝其色,斯贤达之素交,历万古而一遇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李善注:“王弼曰,亹亹,微妙之意也。”弘致:宏旨。 原文 »
〔11〕出自《梦溪笔谈》艺文二中的「同甲会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形容议论引人入胜。 原文 »
〔12〕出自《荀子》富国篇 第十中的「人之生不能无群,群而无分则争,争则乱,乱则穷矣。故无分者,人之大害也;有分者,天下之本利也;而人君者,所以管分之枢要也。故美之者,是美天下之本也;安之者,是安天下之本也;贵之者,是贵天下之本也。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,故使或美,或恶,或厚,或薄,或佚或乐,或劬或劳,非特以为淫泰夸丽之声,将以明仁之文,通仁之顺也。故为之雕琢、刻镂、黼黻文章,使足以辨贵贱而已,不求其观;为之钟鼓、管磬、琴瑟、竽笙,使足以辨吉凶、合欢、定和而已,不求其余;为之宫室、台榭,使足以避燥湿、养德、辨轻重而已,不求其外。《诗》曰:“雕琢其章,金玉其相,亹亹我王,纲纪四方。”此之谓也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 亹(wěi)亹,勤恳的样子。 原文 »
〔13〕出自《楚辞》九怀中的「蓄英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勤勉不倦的样子。 原文 »
〔14〕出自《楚辞》九辩中的「靓杪秋之遥夜兮,心缭悷而有哀。春秋逴逴而日高兮,然惆怅而自悲。四时逓来而卒岁兮,阴阳不可与俪偕。白日晼晚其将入兮,明月销铄而减毁。岁忽忽而遒尽兮,老冉冉而愈弛。心摇悦而日兮,然怊怅而无冀。中憯恻之悽怆兮,长太息而增欷。年洋洋以日往兮,老嵺廓而无处。事亹亹而觊进兮,蹇淹留而踌躇。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亹(wěi),勤勉不倦的样子。觊:希望,企图。 原文 »
〔15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赏誉 第八中的「谢太傅未冠,始出西,诣王长史,清言良久。去后,苟子问曰:“向客何如尊?”长史曰:“向客亹亹,为来逼人。”」篇,“亹亹”解释为:亹(wěi)亹,同“娓娓”,勤勉不倦的样子。这里指谈论不倦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