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文德的解释

文德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京都中-张平子中的「“我有嘉宾,其乐愉愉。声教布濩,盈溢天区。文德既昭,武节是宣。三农之隙,曜威中原。岁惟仲冬,大阅西园。虞人掌焉,先期戒事。悉率百禽,鸠诸灵囿。兽之所同,是谓告备。」篇,“文德”解释为指以礼乐教化治理国家,常对“武功”而言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乐府下-陆士衡中的「楚妃且勿叹,齐娥且莫讴。四坐并清听,听我歌《吴趋》。」篇,“文德”解释为指以礼乐教化治国。常对“武功”而言。李善注:“曹植令曰:相者文德昭,将者武功烈。”熙:兴盛。淳懿:犹纯懿,指高尚完美的德行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七上-曹子建中的「镜机子曰:“世有圣宰,翼帝霸世,同量乾坤,等曜日月,玄化参神,与灵合契。惠泽播于黎苗,威灵震乎无外,超隆平于殷周,踵羲皇而齐泰。显朝惟清,王道遐均,民望如草,我泽如春,河滨无洗耳之士,乔岳无巢居之民。是以俊乂来仕,观国之光,举不遗才,进各异方;赞典礼于辟雍,讲文德于明堂,正流俗之华说,综孔氏之旧章,散乐移风,国富民康,神应休臻,屡获嘉祥。故甘露纷而晨降,景星宵而舒光,观游龙于神渊,聆鸣凤于高冈。此霸道之至隆,而雍熙之盛际。然主上犹以沉恩之未广,惧声教之未厉,采英奇于仄陋,宣皇明于岩穴。此甯子商歌之秋,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也,吾子为太和之民,不欲仕陶唐之世乎?”于是玄微子攘袂而兴曰: 哉言乎!近者吾子所述华淫,欲以厉我,衹搅予心。至闻天下穆清,明君莅国,览盈虚之正义,知顽素之迷惑,今予廓尔,身轻若飞,愿反初服,从子而归。”」篇,“文德”解释为礼乐教化。明堂: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干令升中的「史臣曰:帝王之兴,必俟天命。苟有代谢,非人事也。文质异时,兴建不同。故古之有天下者,柏皇、栗陆以前,为而不有,应而不求,执大象也。鸿黄世及,以一民也。尧舜内禅,体文德也。汉魏外禅,顺大名也。汤武革命,应天人也。高光争伐,定功业也。各因其运而天下随时,随时之义大矣哉!古者敬其事则命以始,今帝王受命而用其终。岂人事乎?其天意乎?」篇,“文德”解释为文明之德。《周易·大有·彖》:“其德刚健而文明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文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