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五代的解释

五代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二-曹元首中的「汉氏奉天,禅位大魏。大魏之兴,于今二十有四年矣。观五代之存亡,而不用其长策;睹前车之倾覆,而不改其辙迹。子弟王空虚之地,君有不使之民;宗室窜于闾阎,不闻邦国之政。权均匹夫,势齐凡庶。内无深根不拔之固,外无盘石宗盟之助。非所以安社稷,为万代之业也。且今之州牧郡守,古之方伯诸侯,皆跨有千里之土,兼军武之任。或比国数人,或兄弟并据。而宗室子弟,曾无一人间厕其间,与相维持,非所以强干弱枝,备万一之虑也。今之用贤,或超为名都之主,或为偏师之帅。而宗室有文者,必限以小县之宰;有武者,必置于百人之上。使夫廉高之士,毕志于衡轭之内;才能之人,耻与非类为伍。非所以劝进贤能,褒异宗族之礼也。」篇,“五代”解释为谓夏、商、周、秦、汉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文帝纪中的「诏曰:“昔仲尼资大圣之才,怀帝王之器;当衰周之末,无受命之运。在鲁、卫之朝,教化乎洙、泗之上。凄凄焉,遑遑焉,欲屈己以存道,贬身以救世。于时王公,终莫能用之;乃退考代之礼,修素王之事:因鲁史而制《春秋》,就太师而正《雅》、《颂》。俾千载之后,莫不宗其文以述作,仰其圣以成谋。咨!可谓命世之大圣,亿载之师表者也!遭天下大乱,百祀堕坏。旧居之庙,毁而不修;褒成之后,绝而莫继。阙里不闻讲颂之声;时不睹蒸、尝之位。斯岂所谓崇礼报功,盛德百世必祀者哉!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,邑百户,奉孔子祀。令鲁郡修起旧庙,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;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。”」篇,“五代”解释为指唐、虞、夏、商、周五个朝代。《史记》卷四十七《孔子世家》记载孔子整理古代文献时“上纪唐、虞之际,下至秦缪”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吴范刘惇赵达传中的「黄武年,夏,黄龙现夏口;于是权称尊号,因瑞改元。又作黄龙大牙,常在中军;诸军进退,视其所向。命综作赋曰:乾坤肇立,才是生。狼、弧垂象,实惟兵精。圣人观法,是效是营;始作器械,爰求厥成。黄、农创代,拓定皇基;上顺天心,下息民灾。高辛诛共,舜征有苗;启有甘师,汤有鸣条;周之牧野,汉之垓下:靡不由兵,克定厥绪。明明大吴,实天生德;神武是经,惟皇之极。乃自在昔,黄、虞是祖;越历代,继世在下。应期受命,发迹南土;将恢大繇,革我区夏。乃律天时,制为神军;取象太,将门。疾则如电,迟则如云;进止有度,约而不烦。灵既布,黄龙处中;周制日月,实曰太常。杰然特立,军所望。仙人在上,鉴观方;神实使之,为国休祥。军欲转向,黄龙先移;金鼓不鸣,寂然变施。暗谟若神,可谓秘奇。在昔周室,赤乌衔书;今也大吴,黄龙吐符。合契河、洛,动与道俱;天赞人和,佥曰惟休!蜀闻权践阼,遣使重申前好。综为盟文,文义甚美,语在权传。」篇,“五代”解释为五个朝代。指夏、商、周、秦、汉。这里认为孙氏出自黄帝、虞舜,自虞至孙吴中间隔了五个朝代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五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