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赖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方伎传中的「故甘陵相夫人有娠月,腹痛不安。佗视脉,曰:“胎已死矣。”使人手摸知所在:在左则男,在右则女。人云“在左”,于是为汤下之;果下男形,即愈。县吏尹世苦肢烦,口中乾,不欲闻人声,小便不利。佗曰:“试作热食:得汗则愈;不汗,后日死。”即作热食而不汗出,佗曰:“藏气已绝于内,当啼泣而绝。”果如佗言。府吏倪寻、李延共止,俱头痛身热,所苦正同。佗曰:“寻,当下之;延,当发汗。”或难其异。佗曰:“寻外实,延内实;故治之宜殊。”即各与药;明旦并起。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,适至。佗谓昕曰:“君身中佳否?”昕曰:“自如常。”佗曰:“君有急病现于面,莫多饮酒!”坐毕归,行数里,昕猝头眩堕车。人扶将还,载归家,中宿死。故督邮顿子献得病,已差,诣佗视脉。曰:“尚虚,未得复;勿为劳事,御内即死:临死,当吐舌数寸。”其妻闻其病除,从百余里来省之;止宿交接,中间日发病:如佗言。督邮徐毅得病,佗往省之。毅谓佗曰:“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,便苦咳嗽,欲卧不安。”佗曰:“刺不得胃管,误中肝也。食当日减,日不救。”遂如佗言。东阳陈叔山小男岁得疾:下利常先啼,日以羸困。问佗,佗曰:“其母怀躯,阳气内养,乳中虚冷;儿得母寒,故令不时愈。”佗与物女宛丸;日即除。彭城夫人夜之厕;虿螫其手,呻呼无赖。佗令温汤近热,渍手其中,卒可得寐;但旁人数为易汤,汤令暖之,其旦即愈。军吏梅平得病,除名还家。家居广陵,未至百里,止亲人舍。有顷,佗偶至主人许,主人令佗视平。佗谓平曰:“君早见我,可不至此。今疾已结,促去,可得与家相见,日卒。”应时归,如佗所刻。佗行道,见人病咽塞,嗜食而不得下。家人车载欲往就医。佗闻其呻吟,驻车往视。语之曰:“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i大酢;从取升饮之,病自当去。”即如佗言,立吐蛇枚;悬车边,欲造佗。佗尚未还,小儿戏门前,逆见。自相谓曰:“似逢我公,车边病是也。”疾者前入坐,见佗北壁悬此蛇辈,约以数。又有郡守病。佗以为,其人盛怒则差;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,无何弃去,留书骂之。郡守果大怒,令人追捉杀佗。郡守子知之,属使勿逐。守嗔恚既甚,吐黑血数升而愈。又有士大夫不快,佗云:“君病深,当破腹取。然君寿亦不过年,病不能杀君;忍病岁,寿俱当尽:不足故自刳裂。”士大夫不耐痛痒,必欲除之;佗遂下手,所患寻差。年竟死。广陵太守陈登得病:胸中烦懑,面赤,不食。佗脉之曰:“府君胃中有虫数升,欲成内疽;食腥物所为也。”即作汤升:先服」篇,“无赖”解释为:难以忍受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方伎传中的「唐扬州之盛」篇,“无赖”解释为:闲愁闲恨,无可如何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方伎传中的「韦苏州」篇,“无赖”解释为:行事强横奸狡。恩私:恩宠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