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君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纪行上-曹大家中的「乱曰:君子之思,必成文兮。盍各言志,慕古人兮。先君行止,则有作兮。虽其不敏,敢不法兮。贵贱贫富,不可求兮。正身履道,以俟时兮。修短之运,愚智同兮。靖恭委命,唯吉凶兮。敬慎无怠,思嗛约兮。清静少欲,师公绰兮。」篇,“先君”解释为:子女对已死之父的称呼。此指班彪。行止:行动。这里指远行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上-李少卿中的「与子别后,益复无聊。上念老母,临年被戮;妻子无辜,并为鲸鲵。身负国恩,为世所悲。子归受荣,我留受辱,命也如何!身出礼义之乡,而入无知之俗,违弃君亲之恩,长为蛮夷之域,伤已!令先君之嗣,更成戎狄之族,又自悲矣!功大罪小,不蒙明察,孤负陵心区区之意。每一念至,忽然忘生。陵不难刺心以自明,刎颈以见志,顾国家于我已矣,杀身无益,适足增羞。故每攘臂忍辱,辄复苟活。左右之人见陵如此,以为不入耳之欢,来相劝勉。异方之乐,只令人悲,增忉怛耳。」篇,“先君”解释为:指其父当户,李广长子,早死,陵为其遗腹子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上-孔安国中的「先君孔子生于周末,睹史籍之烦文,惧览之者不一,遂乃定《礼》《乐》,明旧章,删《诗》为三百篇,约史记而修《春秋》,赞《易》道以黜“八索”,述职方以除“九丘”。讨论坟典,断自唐虞以下,讫于周。芟夷烦乱,翦截浮辞,举其宏纲,撮其机要,足以垂世立教。典、谟、训、诰、誓、命之文凡百篇,所以恢弘至道,示人主以轨范也。帝王之制,坦然明白,可举而行,三千之徒并受其义。」篇,“先君”解释为:子孙对自己祖先的称呼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《左传》中的「郑庄公戒饬守臣」篇,“先君”解释为:指郑武公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国语》《左传》中的「阳平教平公灭栾氏」篇,“先君”解释为:指晋悼公。栾盈:即栾怀子,栾书的孙子,栾黡的儿子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