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萧望之的解释

萧望之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班孟坚中的「赞曰:公孙弘、卜式、倪宽,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,远迹羊豕之间,非遇其时,焉能致此位乎?是时,汉兴六十余载,海内乂安,府库充实,而四夷未宾,制度多阙。上方欲用文武,求之如弗及,始以蒲轮迎枚生,见主父而叹息。群士慕响,异人并出。卜式拔于刍牧,弘羊擢于贾竖,卫青奋于奴仆,日 出于降虏,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。汉之得人,于兹为盛。儒雅则公孙弘、董仲舒、倪宽,笃行则石建、石庆,质直则汲黯、卜式,推贤则韩安国、郑当时,定令则赵禹、张汤,文章则司马迁、相如,滑稽则东方朔、枚皋,应对则严助、朱买臣,历数则唐都、落下闳,协律则李延年,运筹则桑弘羊,奉使则张骞、苏武,将帅则卫青、霍去病,受遗则霍光、金日 ,其余不可胜纪。是以兴造功业,制度遗文,后世莫及。孝宣承统,纂修洪业,亦讲论六艺,招选茂异。而萧望之、梁丘贺、夏侯胜、韦玄成、严彭祖、尹更始以儒术进,刘向、王褒以文章显,将相则张安世、赵充国、魏相、邴吉、于定国、杜延年,治民则黄霸、王成、龚遂、郑弘、召信臣、韩延寿、尹翁归、赵广汉、严延年、张敞之属,皆有功迹见述于后世。参其名臣,亦其次也。」篇,“萧望之”解释为西汉宣、元帝时人。治《齐诗》《礼经》及《论语》等。宣帝崩,以太傅辅元帝政,后为宦官排挤,饮鸩自杀。梁丘贺:宣帝时人。以治京房《易》学,官至少府。夏侯胜:武、宣帝时人。以治今文《尚书》征为博士,官至太子太傅,立《尚书》大夏侯之学。韦玄成:宣、元帝时人。从其父学《诗》,父子皆以明经至丞相。严彭祖:宣帝时人。与颜安乐同学《公羊春秋》,各成名家,称颜严之学。官至太子太傅。尹更始:宣帝时人。治《穀梁春秋》,官至谏议大夫。进:进身高官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三-李萧远中的「凡希世苟合之士,蘧蒢戚施之人,俯仰尊贵之颜,逶迆势利之间。意无是非,赞之如流;言无可否,应之如响。以窥看为精神,以向背为变通。势之所集,从之如归市;势之所去,弃之如脱遗。其言曰:“名与身孰亲也?得与失孰贤也?荣与辱孰珍也?”故遂洁其衣服,矜其车徒,冒其货贿,淫其声色,脉脉然自以为得矣。盖见龙逢、比干之亡其身,而不惟飞廉、恶来之灭其族也。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,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。盖讥汲黯之白首于主爵,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。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,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。故夫达者之算也,亦各有尽矣。」篇,“萧望之”解释为西汉大臣。宣帝时累官至御史大夫,又左迁太子太傅。元帝即位,以师傅见重。后遭宦官弘恭、石显等排挤,被迫自杀。跋踬(zhì):刘良注:“谓折挫也。”本为脚踩之意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论三-李萧远中的「魏相、萧望之」篇,“萧望之”解释为萧望之(前106—前41),东海兰陵(今山东兰陵)人。萧何七世孙,西汉名臣,官至左冯翊、御史大夫、太子太傅。宣帝崩,受遗诏辅幼主,后为宦官所害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萧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