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小子的解释

小子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论语》阳货篇中的「子曰:“小子何莫学夫诗!诗,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: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.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。”」篇,“小子”解释为指学生们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庄子》外篇-山木中的「阳子之宋,宿于逆旅。逆旅人有妾二人,其一人美,其一人恶,恶者贵而美者贱。 阳子问其故,逆旅小子对曰:“其美者自美,吾不知其美也;其恶者自恶,吾不知其恶也。” 阳子曰:“弟子记之!行贤而去自贤之行,安往而不爱哉!”」篇,“小子”解释为年轻人,指旅店主人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公宴-应德琏中的「朝雁鸣云中,音响一何哀。问子游何乡,戢翼正徘徊。」篇,“小子”解释为玚自指。非所宜:犹言不敢当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二主妃子传中的「刘永字公寿。先主子,后主庶弟也。章武元年月,使司徒靖立永为鲁王。策曰:“小子永:受兹青土。朕承天序,继统大业。遵修稽古,建尔国家:封于东土,奄有龟蒙,世为藩辅。呜呼,恭朕之诏!惟彼鲁邦,变适道,风化存焉;人之好德,世滋懿美。王其秉心率礼,绥尔士民,是飨是宜。其戒之哉!”建兴年,改封为甘陵王。初,永憎宦人黄皓。皓既信任用事,谮构永于后主;后主稍疏外永,至不得朝见者余年。咸熙元年,永东迁洛阳;拜奉车都尉,封为乡侯。」篇,“小子”解释为长辈对晚辈的称呼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周礼》夏官 司马-叙官中的「小子,下士二人,史一人,徒八人。」篇,“小子”解释为郑《注》曰:“主祭祀之小事。”所谓小事,谓如荐羞,饰(洗刷)牲等。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庄子》外篇-天运中的「孔子见老聃归,三日不谈。弟子问曰:“夫子见老聃,亦将何规哉?”孔子曰:“吾乃今于是乎见龙。龙,合而成体,散而成章,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。予口张而不能脋。予又何规老聃哉?”子贡曰:“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,雷声而渊默,发动如天地者乎?赐亦可得而观乎?”遂以孔子声见老聃。老聃方将倨堂而应,微曰:“予年运而往矣,子将何以戒我乎?”子贡曰:“夫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不同,其系声名一也。而先生独以为非圣人,如何哉?”老聃曰:“小子少进!子何以谓不同?”对曰:“尧授舜,舜授禹。禹用力而汤用兵,文王顺纣而不敢逆,武王逆纣而不肯顺,故曰不同。”老聃曰:“小子少进,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:黄帝之治天下,使民心一。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。尧之治天下,使民心亲。民有为其亲杀其杀而民不非也。舜之治天下,使民心竞。民孕妇十月生子,子生五月而能言,不至乎孩而始谁,则人始有夭矣。禹之治天下,使民心变,人有心而兵有顺,杀盗非杀人。自为种而‘天下’耳。是以天下大骇,儒墨皆起。其作始有伦,而今乎妇女,何言哉!余语汝:三皇五帝之治天下,名曰治之,而乱莫甚焉。三皇之知,上悖日月之明,下睽山川之精,中堕四时之施。其知惨于蛎虿之尾,鲜规之兽,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,而犹自以为圣人,不可耻乎?其无耻也!”子贡蹴蹴然立不安。 孔子谓老聃曰:“丘治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经,自以为久矣,孰知其故矣,以奸者七十二君,论先王之道而明周、召之迹,一君无所钩用。甚矣!夫人之难说也?道之难明邪?”老子曰:“幸矣,子之不遇治世之君!夫六经,先王之陈迹也,岂其所以迹哉!今子之所言,犹迹也。夫迹,履之所出,而迹岂履哉!夫白鶂之相视,眸子不运而风化;虫,雄鸣于上风,雌应于下风而风化。类自为雌雄,故风化。性不可易,命不可变,时不可止,道不可壅。苟得于道,无自而不可;失焉者,无自而可。”孔子不出三月,复见,曰:“丘得之矣。乌鹊孺, 鱼傅沫,细要者化,有弟而兄啼。久矣,夫丘不与化为人!不与化为人,安能化人。”老子曰:“可,丘得之矣!”」篇,“小子”解释为长者对年轻人的称呼。 原文 »

〔7〕出自《楚辞》天问中的「简狄在台,喾何宜?玄鸟致贻,女何喜?该秉季德,厥父是臧。胡终弊于有扈,牧夫牛羊?干协时舞,何以怀之?平胁曼肤,何以肥之?有扈牧竖,云何而逢?击床先出,其命何从?恒秉季德,焉得夫朴牛?何往营班禄,不但还来?昏微遵迹,有狄不宁。何繁鸟萃棘,负子肆情?眩弟并淫,危害厥兄。何变化以作诈,后嗣而逢长?成汤东巡,有莘爰极。何乞彼小臣,而吉妃是得?水滨之木,得彼小子。夫何恶之,媵有莘之妇?汤出重泉,夫何罪尤?不胜心伐帝,夫谁使挑之?」篇,“小子”解释为指伊尹。 原文 »

〔8〕出自《女孝经》天问中的「诸女曰:“妇道之善,敬闻命矣。小子不敏,愿终身以行之。敢问古者亦有不令之妇乎?”大家曰:“夏之兴也以涂山,其灭也以妹喜;妹喜所言,桀皆听从,卒以亡国。殷之兴也以有莘氏(汤之妃),其灭也以妲己;(纣嬖妲己,为酒池、肉林、炮烙,武王克之。)周之兴也以太任,(王季妃,文王母。)其灭也以褒姒。(周幽王宠于褒姒,黜申后,废太子。褒姒不笑,王尝悦之万端,终不得一笑。戏举烽火,诸侯至,至而无故,褒姒笑。后大戎攻王,王举烽火,而诸侯不至,大戎杀王而虏褒姒。)此三代之王,皆以妇人失天下,身死国亡,而况于诸侯乎!况于卿大夫乎!况于庶人乎!故申生之亡,祸由骊女。愍怀之废,釁起南风。由是观之,妇人起家者有之,祸于家者亦有之。至于陈御叔之妻夏氏,杀三夫,戮一子,弒一君,走两卿,丧一国,蓋恶之极也。夫以一女子之身,破六家之产,吁,可畏哉!若行善道,则不及于此矣。”」篇,“小子”解释为学生,晚辈。不敏:谦词,不才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庠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