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士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志下-潘安仁中的「傲坟素之场圃,步先哲之高衢。虽吾颜之云厚,犹内愧于甯、蘧。有道吾不仕,无道吾不愚。何巧智之不足,而拙艰之有余也。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。身齐逸民,名缀下士。陪京溯伊,面郊后市。浮梁黝以径度,灵台杰其高峙。窥天文之秘奥,究人事之终始。其西则有元戎禁营,玄幕绿徽。谿子巨黍,异絭同机。炮石雷骇,激矢虻飞。以先启行,耀我皇威。其东则有明堂辟雍,清穆敞闲。环林萦映,圆海回渊。聿追孝以严父,宗文考以配天。祗圣敬以明顺,养更老以崇年。若乃背冬涉春,阴谢阳施。天子有事于柴燎,以郊祖而展义。张钧天之广乐,备千乘之万骑。服振振以齐玄,管啾啾而并吹。煌煌乎!隐隐乎!兹礼容之壮观,而王制之巨丽也。两学齐列,双宇如一。右延国胄,左纳良逸。祁祁生徒,济济儒术。或升之堂,或入之室。教无常师,道在则是。故髦士投绂,名王怀玺。训若风行,应如草靡。此里仁所以为美,孟母所以三徙也。」篇,“下士”解释为: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凡五等。”下士等级最低。潘岳退居前担任过级别不高的官职,故自谦为下士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叙官中的「甸师,下士二人,府一人,史二人,胥三十人,徒三百人。」篇,“下士”解释为:按,孙诒让认为“下士”或是“上士”、“中士”之误。甸师既为兽人、渔人之长,爵位应高于后二者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周礼》冬官 考工记-弓人中的「弓长六尺有六寸,谓之上制,上士服之;弓长六尺有三寸,谓之中制,中士服之;弓长六尺,谓之下制,下士服之。」篇,“下士”解释为:身材较矮的士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下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