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侯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二中的「天子于是攻其玉石,取玉版三乘,玉器服物,载玉万隻。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,乃命邢侯待攻玉者。」篇,“邢侯”解释为:姬姓,周公之后,封于邢(今河北邢台),穆王时任周大夫。郭璞注:“留待之也。邢,今广平襄国县。”陈逢衡云:“襄国,汉属赵国,晋属广平郡,今直隶顺德府邢台县,古邢国地。”王贻樑云:“此邢侯与前井利非一族,卷一已辨。此邢侯为姬姓,周公之后。其封地旧有二说:一说在今河北邢台,即郭注所言地;一说在今河南温县附近。旧以前说为主,但亦未能终决。近来考古发掘竟在两地都找到了一定的证据,尤使人莫衷其是。”攻玉者:即制作玉器的人。檀萃云:“攻玉者,役群玉之人攻其玉。天子将北征,而留邢侯于群玉以待之也。”攻,加工,雕刻。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六中的「孟冬辛亥,邢侯、曹侯来吊。内史将之以见天子,天子告不豫而辞焉。邢侯、曹侯乃吊太子,太子哭出庙门以迎邢侯。再拜劳之,侯不答拜。邢侯谒哭于庙,太子先哭而入,西向即位。内史宾侯,北向而立,大哭九。邢侯厝踊三而止。太子送邢侯至庙门之外,邢侯遂出,太子再拜送之。曹侯庙吊,入哭,太子送之,亦如邢侯之礼。」篇,“邢侯”解释为:邢国国君。姬姓,侯爵,封于邢(今河北邢台),故称“邢侯”。翌年,随穆王西征。曹侯:曹国国君。姬姓,侯爵,故称“曹侯”。武王灭商,封其弟振铎(文王嫡六子)于曹,建都陶丘(今山东菏泽定陶区),地辖山东菏泽及聊城、河南濮阳一部,与鲁、宋、郑、卫接壤,西周时为东方大国,“襟带河济,扼控鲁宋”,居“天下之中”,战略位置十分重要。春秋时日衰,被宋所灭。郭璞注:“曹国,今济阴定陶县是也。”檀萃云:“二国同姓,又近丧次,故来。”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国语》卷六中的「叔向论三奸同罪」篇,“邢侯”解释为:晋国大夫。雍子:晋国大夫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