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平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秋月,令曰:“丧乱以来,有年。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,吾甚伤之。其令郡国:各修文学;县满百户,置校官,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。庶几先王之道不废,而有以益于天下。”月,公征刘表,军西平。公之去邺而南也,谭、尚争冀州。谭为尚所败,走保平原。尚攻之急,谭遣辛毗乞降请救。诸将皆疑,荀攸劝公许之;公乃引军还。冬月,到黎阳,为子整与谭结婚。尚闻公北,乃释平原,还邺。东平吕旷、吕翔叛尚,屯阳平;率其众降,封为列侯。」篇,“西平”解释为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舞阳县东南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始耕籍田。南安赵衢、汉阳尹奉等,讨超,枭其妻子。超奔汉中。韩遂徙金城,入氐王千万部,率羌胡万余骑与夏侯渊战。击,大破之,遂走西平。渊与诸将攻兴国,屠之。省安东、永阳郡。安定太守毌丘兴将之官,公戒之曰:“羌胡欲与中国通,自当遣人来,慎勿遣人往!善人难得,必将教羌胡妄有所请求,因欲以自利。不从,便为失异俗意;从之,则无益事。”兴至,遣校尉范陵至羌中;陵果教羌,使自请为属国都尉。公曰:“吾预知当尔。非圣也,但更事多耳。”月,天子使魏公位,在诸侯王上;改授金玺、赤绂、远游冠。秋月,公征孙权。初,陇西宋建,自称“河首平汉王”,聚众枹罕;改元,置百官;余年。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。冬月,屠枹罕,斩建,凉州平。公自合肥还。月,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,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,辞甚丑恶;发闻,后废黜死,兄弟皆伏法。月,公至孟津。天子命公置旄头,宫殿设钟虡。乙未,令曰:“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,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。陈平岂笃行,苏秦岂守信邪?而陈平定汉业,苏秦济弱燕。由此言之,士有偏短,庸可废乎!有司明思此义,则士无遗滞,官无废业矣。”又曰:“夫刑,百姓之命也。而军中典狱者,或非其人,而任以军死生之事;吾甚惧之!其选明达法理者,使持典刑。”于是置理曹掾属。」篇,“西平”解释为:郡名。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市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「和洽字阳士,汝南西平人也。举孝廉,大将军辟;皆不就。袁绍在冀州,遣使迎汝南士大夫。洽独以“冀州土平民强,英杰所利,战之地;本初乘资,虽能强大,然雄豪方起:全未可必也。荆州刘表,无他远志,爱人乐士;土地险阻,山夷民弱:易依倚也”。遂与亲旧俱南从表;表以上客待之。洽曰:“所以不从本初,避争地也。昏世之主,不可黩近;久而阽危,必有谗慝间其中者。”遂南度武陵。」篇,“西平”解释为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舞阳县东南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