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胥靡的解释

胥靡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言语 第二中的「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。正月半试鼓,衡扬桴为《渔阳掺挝》,渊渊有金石声,四坐为之改容。孔融曰:“祢衡罪同胥靡,不能发明王之梦。”魏武惭而赦之。」篇,“胥靡”解释为胥(xū)靡,刑罚名,也指服劳役的囚徒。商朝君主武丁梦见上天赐给他一个贤人,就令百工画出其相貌去寻找,果然找到一个正在服劳役的囚徒,就是成为商代贤相的傅说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战国策》言语 第二中的「卫嗣君时,胥靡逃之魏」篇,“胥靡”解释为指服刑的犯人。胥:相。靡:随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庄子》杂篇-庚桑楚中的「蹍市人之足,则辞以放骜,兄则以妪,大亲则已矣。故曰,至礼有不人, 至义不物,至知不谋,至仁无亲,至信辟金。 彻志之勃,解心之谬,去德之累,达道之塞。贵富显严名利六者,勃志也。 容动色理气意六者,谬心也。恶欲喜怒哀乐六者,累德也。去就取与知能六者, 塞道也。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,正则静,静则明,明则虚,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。道者,德之钦也;生者,德之光也;性者,生之质也。性之动,谓之为;为 之伪,谓之失。知者,接也;知者,谟也;知者之所不知,犹睨也。动以不得已 之谓德,动无非我之谓治,名相反而实相顺也。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。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。夫工乎天而俍乎人 者,唯全人能之。唯虫能虫,唯虫能天。全人恶天?恶人之天?而况吾天乎人乎! 一雀适羿,羿必得之,威也;以天下为之笼,则雀无所逃。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,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。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,无有也。 介者拸画,外非誉也;胥靡登高而不惧,遗死生也。夫复謵不馈而忘人, 忘人,因以为天人矣。故敬之而不喜,侮之而不怒者,唯同乎天和者为然。出怒 不怒,则怒出于不怒矣;出为无为,则为出于无为矣。欲静则平气,欲神则顺心, 有为也。欲当则缘于不得已,不得已之类,圣人之道。」篇,“胥靡”解释为囚徒,犯人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庄子》杂篇-则阳中的「魏莹与田侯牟约,田侯牟背之,魏莹怒,将使人刺之。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,曰:“君为万乘之君也,而以匹夫从仇。衍请受甲二十万,为君攻之,虏其人民,系其牛马,使其君内热发于背,然后拨其国。忌也出走,然后抶其背,折其脊。”季子闻而耻之,曰:“筑十仞之城,城者既十仞矣,则又坏之,此胥靡之所苦也。今兵不起七年矣,此王之基也。衍,乱人也,不可听也。”华子闻而丑之,曰:“善言伐齐者,乱人也;善言勿伐者,亦乱人也;谓‘伐之与不伐乱人也’者,又乱人也。”君曰:“然则若何?”曰:“君求其道而已矣。” 惠之闻之,而见戴晋人。戴晋人曰:“有所谓蜗者,君知之乎?”曰:“然。”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;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君曰:“噫!其虚言与?”曰:“臣请为君实之。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?”君曰:“无穷。”曰:“知游心于无穷,而反在通达之国,若存若亡乎?”君曰:“然。”曰:“通达之中有魏,于魏中有梁,于梁中有王,王与蛮氏有辩乎?”君曰:“无辩。”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。客出,惠子见。君曰:“客,大人也,圣人不足以当之。”惠子曰:“夫吹管也,犹有也;吹剑首者, 而已矣。尧、舜,人之所誉也。道尧、舜于戴晋人之前,譬犹一也。”」篇,“胥靡”解释为一作縃縻,古代的奴隶,用绳索牵连着强迫他们劳动。作囚徒解失当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徐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