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邈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赞-袁彦伯中的「《魏志》九人,《蜀志》四人,《吴志》七人:荀彧,字文若。诸葛亮,字孔明。周瑜,字公瑾。荀攸,字公达。庞统,字士元。张昭,字子布。袁涣,字曜卿。蒋琬,字公琰。鲁肃,字子敬。崔琰,字季珪。黄权,字公衡。诸葛瑾,字子瑜。徐邈,字景山。陆逊,字伯言。陈群,字长文。顾雍,字元叹。夏侯玄,字泰初。虞翻,字仲翔。王经,字承宗。陈泰,字玄伯。」篇,“徐邈”解释为:燕蓟(今北京)人。魏国初建,为尚书郎。文帝时,迁抚军大将军军师。明帝时为凉州刺史,使持节领护羌校尉,州界肃清。正始元年(240),还为大司农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年春月朔,日有食之。夏月,分河东之汾北县为平阳郡。秋月,尚书何晏奏曰:“善为国者,必先治其身;治其身者,慎其所习。所习正,则其身正;其身正,则不令而行。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;其身不正,则虽令不从。是故为人君者,所与游必择正人,所观览必察正象。‘放郑声’而弗听;‘远佞人’而弗近,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。季末暗主,不知损益;斥远君子,引近小人。忠良疏远,便辟亵狎。乱生近暱,譬之社鼠。考其昏明,所积以然;故圣贤谆谆,以为至虑。舜戒禹曰‘邻哉邻哉’,言慎所近也;周公戒成王曰‘其朋其朋’,言慎所与也。《(诗)书》云:‘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’可自今以后,御幸式乾殿及游豫后园,皆大臣侍从;因从容戏宴,兼省文书,询谋政事,讲论经义:为万世法。”冬月,散骑常侍、谏议大夫乂奏曰:“礼:天子之宫,有斫砻之制,无朱丹之饰。宜循礼复古。今天下已平,君臣之分明。陛下但当不懈于位,平公正之心,审赏罚以使之。可绝后园习骑乘马,出必御辇乘车:天下之福,臣子之愿也。”晏、乂咸因缺以进规谏。年春月,卫将军、中书令孙资;癸巳,骠骑将军、中书监刘放;月甲午,司徒卫臻:各逊位,以侯就第,位特进。月,以司空高柔为司徒;光禄大夫徐邈为司空,固辞不受。秋月,以车骑将军王凌为司空。冬月,大风发屋折树。」篇,“徐邈”解释为:徐邈(公元 172—249),传见本书卷二十七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韩崔高孙王传中的「评曰:韩暨处以静居行化,出以任职流称;崔林简朴知能;高柔明于法理;孙礼刚断伉厉;王观清劲贞白:咸克致公辅。及暨年过,起家就列;柔保官年,元老终位。比之徐邈、常林,于兹为疚矣。」篇,“徐邈”解释为:徐邈(公元 172—249),传见本书卷二十七。常林:传见本书卷二十三。徐、常二人都在年老时坚辞三公职务不就,与韩暨、高柔不同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