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颜回的解释

颜回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庄子》内篇-人间世中的「颜回见仲尼,请行。曰:“奚之?”曰:“将之卫。”曰:“奚为 焉?”曰:“回闻卫君,其年壮,其行独。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。轻 用民死,死者以国量,乎泽若蕉,民其无如矣!回尝闻之夫子曰:‘ 治国去之,乱国就之。医门多疾。’愿以所闻思其则,庶几其国有瘳 乎!”」篇,“颜回”解释为春秋 末鲁国人,姓颜名回,字子渊,孔子的得意门生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列子》仲尼篇中的「子夏问孔子曰:“颜回之为人奚若?”子曰:“回之仁贤于丘也。”曰:“子贡之为人奚若?”子曰:“赐之辨贤于丘也。”曰:“子路之为人奚若?”子曰:“由之勇贤于丘也。”曰:“子张之为人奚若?”子曰:“师之庄贤于丘也。”子夏避席而问曰:“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?”曰:“居!吾语汝。夫回能仁而不能反,赐能辨而不能讷,由能勇而不能怯,师能庄而不能同。兼四子之有以易吾,吾弗许也。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。”」篇,“颜回”解释为曹姓,颜氏,名回。春秋末鲁国人。字子渊,亦颜渊,孔子最得意弟子。《雍也》说他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”。为人谦逊好学,“不迁怒,不贰过”。他异常尊重老师,对孔子无事不从,无言不悦。以德行著称,孔子称赞他“贤哉,回也”,“回也,其心三月不违反仁”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言语 第二中的「谢仁祖年八岁,谢豫章将送客。尔时语已神悟,自参上流。诸人咸共叹之,曰:“年少,一坐之颜回。”仁祖曰:“坐无尼父,焉别颜回!”」篇,“颜回”解释为春秋时鲁国人,孔子最优秀的弟子之一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音乐下-嵇叔夜中的「是故怀戚者闻之,莫不憯懔惨凄,愀怆伤心,含哀懊咿,不能自禁。其康乐者闻之,则欨愉欢释,抃舞踊溢,留连澜漫,嗢噱终日。若和平者听之,则怡养悦悆,淑穆玄真,恬虚乐古,弃事遗身。是以伯夷以之廉,颜回以之仁,比干以之忠,尾生以之信,惠施以之辩给,万石以之讷慎。其余触类而长,所致非一。同归殊途,或文或质。总中和以统物,咸日用而不失。其感人动物,盖亦弘矣!于时也,金石寝声,匏竹屏气。王豹辍讴,狄牙丧味。天吴踊跃于重渊,王乔披云而下坠。舞 于庭阶,游女飘焉而来萃。感天地以致和,况蚑行之众类?嘉斯器之懿茂,咏兹文以自慰。永服御而不厌,信古今之所贵。」篇,“颜回”解释为孔子弟子,春秋鲁国人,字子渊。好学,安贫乐道,一箪食,一瓢饮,不改其乐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颜回问仁,子曰:‘克己复礼为仁。’”“子夏问孔子曰:‘颜回之为仁奚若?’子曰:‘回之仁贤于丘。’”仁:古代一种含义甚为广泛的道德概念,其核心是指人与人相亲,爱人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”《墨子·经说》:“仁,仁爱也。”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三-李萧远中的「曰:凡人之所以奔竞于富贵,何为者哉?若夫立德必须贵乎?则幽、厉之为天子,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。必须势乎?则王莽、董贤之为三公,不如杨雄、仲舒之阒其门也。必须富乎?则齐景之千驷,不如颜回、原宪之约其身也。其为实乎?则执勺而饮河者,不过满腹,弃室而洒雨者,不过濡身,过此以往,弗能受也。其为名乎?则善恶书于史册,毁誉流于千载,赏罚悬于天道,吉凶灼乎鬼神,固可畏也。将以娱耳目乐心意乎?譬命驾而游五都之市,则天下之货毕陈矣;褰裳而涉汶阳之丘,则天下之稼如云矣;椎 而守敖庾、海陵之仓,则山坻之积在前矣;扱衽而登钟山、蓝田之上,则夜光、玙璠之珍可观矣。夫如是也,为物甚众,为己甚寡;不爱其身,而啬其神;风惊尘起,散而不止;六疾待其前,五刑随其后;利害生其左,攻夺出其右;而自以为见身名之亲疏、分荣辱之客主哉!」篇,“颜回”解释为孔子弟子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’”原宪:字子思,春秋末宋人,孔子弟子。《孔子家语·七十二弟子解》说他“清净守节,贫而乐道”。孔子卒后,退隐于卫。约:约束,检束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晏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