瑶台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骚上-屈平中的「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 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贻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 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 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理弱而媒拙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。闺中既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」篇,“瑶台”解释为:以美玉砌成的台。瑶,美玉。偃蹇:高貌。形容台高耸的样子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四-刘孝标中的「夫食稻粱,进刍豢,衣狐貉,袭冰纨,观窈眇之奇儛,听云和之琴瑟,此生人之所急,非有求而为也。修道德,习仁义,敦孝悌,立忠贞,渐礼乐之腴润,蹈先王之盛则,此君子之所急,非有求而为也。然则君子居正体道,乐天知命。明其无可奈何,识其不由智力。逝而不召,来而不距,生而不喜,死而不戚。瑶台夏屋,不能悦其神;土室编蓬,未足忧其虑。不充诎于富贵,不遑遑于所欲。岂有史公、董相《不遇》之文乎?」篇,“瑶台”解释为:美玉砌成之台。极言其华美。夏屋:大屋。楚辞《大招》:“夏屋广大,沙堂秀只。”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诔下-谢希逸中的「玄丘煙煴,瑶台降芬。高唐渫雨,巫山郁云。诞发兰仪,光启玉度。望月方娥,瞻星比婺。毓德素里,栖景宸轩。处丽 绤,出懋 蘩。修诗贲道,称图照言。翼训姒幄,赞轨尧门。绸缪史馆,容与经闱。陈风缉藻,临彖分微。游艺殚数,抚律穷机。踌躇冬爱,怊怅秋晖。展如之华,寔邦之媛。敬勤显阳,肃恭崇宪。奉荣维约,承慈以逊。逮下延和,临朋违怨。祚灵集祉,庆蔼迎祥。皇胤璇式,帝女金相。联跗齐颖,接萼均芳。以蕃以牧,烛代辉梁。视朔书氛,观台告祲。八颂扃和,六祈辍渗。衡总灭容,翚翟毁衽。掩彩瑶光,收华紫禁。呜呼哀哉!帷轩夕改, 辂晨迁。离宫天邃,别殿云悬。灵衣虚袭,组帐空烟。巾见余轴,匣有遗弦。呜呼哀哉!」篇,“瑶台”解释为:美玉砌成之台。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有娀氏有二佚女,为之九成之台,饮食必以鼓。帝令燕往视之,鸣若谥隘。二女爱而争搏之,覆以玉筐,少选,发而视之,燕遗二卵,北飞,遂不反。”二佚女即简翟(简狄)、建疵姐妹(据《淮南子》)。九成之台即瑶台。此为殷人起源的另一神话,谢希逸两用之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宋词三百首》词人-晁元礼中的「绿头鸭」篇,“瑶台”解释为:指雕饰华丽的楼台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长生殿》词人-晁元礼中的「第五十章 重圆」篇,“瑶台”解释为:传说中神仙所居处。晋王嘉《拾遗记·昆仑山》:“傍有瑶台十二。”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楚辞》离骚中的「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诒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」篇,“瑶台”解释为:玉台,美玉砌的楼台。偃(yǎn)蹇:高耸的样子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