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宜城的解释

宜城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四-陆韩卿中的「嘉惠承帝子, 履奉王孙。属叨金马署,又点铜龙门。」篇,“宜城”解释为故城在今湖北宜城南。出产美酒。献酬:饮酒时相酬劝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韩崔高孙王传中的「韩暨字公至,南阳堵阳人也。同县豪右陈茂,谮暨父兄,几至大辟。暨阳不以为言,庸赁积资,阴结死士;遂追呼寻擒茂,以首祭父墓。由是显名。举孝廉,司空辟;皆不就。乃变名姓,隐居避乱鲁阳山中。山民合党,欲行寇掠。暨散家财以供牛酒,请其渠帅,为陈安危;山民化之,终不为害。避袁术命召,徙居山都之山。荆州牧刘表礼辟,遂遁逃,南居孱陵界;所在见敬爱,而表深恨之;暨惧,应命,除宜城长。」篇,“宜城”解释为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董刘马陈董吕传中的「马良字季常,襄阳宜城人也。兄弟人,并有才名;乡里为之谚曰:“马氏常,白眉最良。”良眉中有白毛,故以称之。先主领荆州,辟为从事。及先主入蜀,诸葛亮亦从后往;良留荆州,与亮书曰:“闻雒城已拔,此天祚也。尊兄应期赞世,配业光国,魄兆现矣。夫变用雅虑,审贵垂明,于以简才,宜适其时。若乃和光悦远,迈德天壤;使时闲于(听)德,世服于道;齐高妙之音,正郑、卫之声;并利于事,无相夺伦:此乃管弦之至,牙、旷之调也。虽非钟期,敢不击节!”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。后遣使吴,良谓亮曰:“今衔国命,协穆家;幸为良介于孙将军。”亮曰:“君试自为文。”良即为草曰:“寡君遣掾马良,通聘继好,以绍昆吾、豕韦之勋。其人吉士,荆楚之令;鲜于造次之华,而有克终之美。愿降心存纳,以慰将命。”权敬待之。先主称尊号,以良为侍中。及东征吴,遣良入武陵,招纳溪蛮夷;蛮夷渠帅皆受印号,咸如意指。会先主败绩于夷陵,良亦遇害。先主拜良子秉为骑都尉。」篇,“宜城”解释为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宜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