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乙丑的解释

乙丑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一中的「乙丑,天子西济于河。[缺字]爰有温谷乐都,河宗氏之所游居。」篇,“乙丑”解释为三月二十一日。距前“己未”六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六日,西济于河源。”顾实作“三月二十八日”,亦距前六日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四中的「乙丑 ,天子东征。[生僻字 详见原文][生僻字 详见原文]送天子至于长沙之山 ,[缺字]隻 。天子使伯夭受之。伯夭曰:“重[生僻字 详见原文]氏之先,三苗氏之[缺字]处 。”以黄木[生僻字 详见原文]银采 。[缺字]乃膜拜而受 。」篇,“乙丑”解释为八月二十三日。距前“癸亥”二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二日,东征,至于长沙之山。”顾实作“八月初三日”,亦距前二日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六中的「乙丑 ,天子东征,舍于五鹿 。叔[生僻字 详见原文]思哭 ,是曰女[生僻字 详见原文]之丘 。」篇,“乙丑”解释为十一月十三日。距前“壬戌”三日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文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丙寅朔,日有食之。庚午,行幸许昌宫。诏曰:“今之计、(考)孝,古之贡士也。室之邑,必有忠信。若限年然后取士,是吕尚、周晋不显于前世也。其令郡国所选,勿拘老幼;儒通经术,吏达文法,到,皆试用。有司纠故不以实者。”月,鄯善、龟兹、于阗王各遣使奉献。诏曰:“西戎即叙,氐、羌来王,《诗》、《书》美之。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,其遣使者抚劳之。”是后西域遂通,置戊己校尉。月,乙丑,立齐公叡,为平原王;帝弟鄢陵公彰等人,皆为王。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;嗣王之庶子为亭侯;公之庶子为亭伯。甲戌,立皇子霖为河东王。甲午,行幸襄邑。夏月,戊申,立鄄城侯植为鄄城王。癸亥,行还许昌宫。月,以荆、扬江表郡为荆州,孙权领牧故也;荆州江北诸郡,为郢州。闰月,孙权破刘备于夷陵。初,帝闻备兵东下,与权交战,树栅连营百余里。谓群臣曰:“备不晓兵,岂有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?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擒,此兵忌也!孙权上事今至矣。”后日,破备书到。」篇,“乙丑”解释为旧历初一日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月,太白昼现。孙权入居巢湖口,向合肥新城;又遣将陆议、孙韶各将万余人入淮、沔。月,征东将军满宠进军拒之。宠欲拔新城守,致贼寿春。帝不听,曰:“昔汉光武遣兵悬据略阳,终以破隗嚣。先帝东置合肥,南守襄阳,西固祁山;贼来辄破于城之下者,地有所必争也。纵权攻新城,必不能拔;敕诸将坚守,吾将自往征之;比至,恐权走也。”秋月,壬寅,帝亲御龙舟,东征。权攻新城,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。帝军未至数百里,权遁走,议、韶等亦退。群臣以为:“大将军方与诸葛亮相持,未解,车驾可西幸长安。”帝曰:“权走,亮胆破;大将军(以)必制之!吾无忧矣。”遂进军幸寿春,录诸将功,封赏各有差。月,己未,大曜兵,飨军;遣使者持节,犒劳合肥、寿春诸军。辛巳,行还许昌宫。司马宣王与亮相持,连围积日;亮数挑战,宣王坚垒不应。会亮卒,其军退还。冬月,乙丑,月犯镇星及轩辕。戊寅,月犯太白。月,京都地震,从东南来,隐隐有声,摇动屋瓦。月,诏有司删定大辟,减死罪。」篇,“乙丑”解释为旧历十四日。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秋月,烧当羌王芒中、注诣等叛。凉州刺史率诸郡攻讨,斩注诣首。癸丑,有彗星现张宿。丙寅,司马宣王围公孙渊于襄平,大破之。传渊首于京都。海东诸郡平。冬月,录讨渊功,太尉宣王以下,增邑、封爵各有差。初,帝议遣宣王讨渊,发卒万人。议臣皆以为“万兵多,役费难供”。帝曰:“千里征伐,虽云用奇,亦当任力,不当稍计役费。”遂以万人行。及宣王至辽东,霖雨,不得时攻;群臣或以为“渊未可猝破,宜诏宣王还”。帝曰:“司马懿临危制变,擒渊可计日待也。”卒皆如所策。壬午,以司空卫臻为司徒,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。闰月癸丑,月犯心中央大星。月,乙丑,帝寝疾不豫。辛巳,立皇后。赐天下男子爵,人级;鳏寡孤独,谷。以燕王宇为大将军;甲申免,以武卫将军曹爽代之。」篇,“乙丑”解释为旧历初八日。 原文 »

〔7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正始元年春月,乙丑,加侍中、中书监刘放,侍中、中书令孙资为左、右光禄大夫。丙戌,以辽东汶、北丰县民流徙渡海,规齐郡之西安、临菑、昌国县界,为新汶、南丰县,以居流民。自去冬月至此月不雨。丙寅,诏令:“狱官亟平冤枉,理出轻微;群公卿士谠言嘉谋,各悉乃心。”夏月,车骑将军黄权薨。秋月,诏曰:“《易》称‘损上益下’,‘节以制度,不伤财,不害民’。方今百姓不足,而御府多作金银杂物,将奚以为?今出黄金银物百种,千百余斤,销冶以供军用。”月,车驾巡省洛阳界秋稼,赐高年、力田各有差。」篇,“乙丑”解释为据陈垣《二十史朔闰表》,二月辛巳朔,无乙丑。下文有丙戌,则乙丑疑为乙酉之误。乙酉为旧历初五日。 原文 »

〔8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嘉平元年春正月,甲午,车驾谒高平陵。太傅司马宣王奏免大将军曹爽、爽弟中领军羲、武卫将军训、散骑常侍彦官,以侯就第。戊戌,有司奏收黄门张当付廷尉;考实其辞,爽与谋不轨。又尚书丁谧、邓飏、何晏,司隶校尉毕轨,荆州刺史李胜,大司农桓范,皆与爽通奸谋,夷族。语在《爽传》。丙午,大赦。丁未,以太傅司马宣王为丞相;固让,乃止。夏月乙丑,改年。丙子,太尉蒋济薨。冬月,辛卯,以司空王凌为太尉。庚子,以司隶校尉孙礼为司空。年夏月,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。冬月,以特进孙资为骠骑将军。月,司空孙礼薨。月,甲辰,东海王霖薨。乙未,征南将军王昶渡江,掩攻吴,破之。」篇,“乙丑”解释为旧历初八日。 原文 »

〔9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月,邺及上(谷)洛并言甘露降。(夏)月,丙午,改元为甘露。乙丑,青龙现元城县界井中。秋月,己卯,卫将军胡遵薨。癸未,安西将军邓艾,大破蜀大将姜维于上邽。诏曰:“兵未极武,丑虏摧破。斩首获生,动以万计。自顷战克,无如此者。今遣使者犒赐将士,大会临飨,饮宴终日。称朕意焉。”月,庚午,命大将军司马文王加号大都督,奏事不名,假黄钺。癸酉,以太尉司马孚为太傅。月,以司徒高柔为太尉。冬月,以司空郑冲为司徒,尚书左仆射卢毓为司空。」篇,“乙丑”解释为旧历二十日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乙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