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卯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宋词三百首》词人-苏轼中的「江城子」篇,“乙卯”解释为:公元1075年,即宋神宗熙宁八年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文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初令“谋反大逆乃得相告;其余,皆勿听治。敢妄相告,以其罪罪之”。月,行自许昌还洛阳宫。夏月,立太学;制经课试之法,置《春秋穀梁》博士。月,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。因奏疑事;听断大政,论辩得失。秋月,行东巡,幸许昌宫。月,为水军,亲御龙舟。循蔡、颍,浮淮,幸寿春。扬州界将吏士民,犯岁刑以下,皆原除之。月,遂至广陵。赦青、徐州,改易诸将守。冬月,乙卯,太白昼现。行还许昌宫。月,庚寅,以冀州饥,遣使者开仓廪赈之。戊申晦,日有食之。月,诏曰:“先王制礼,所以昭孝事祖:大则郊社,其次宗庙,辰、行,名山、水川。非此族也,不在祀典。叔世衰乱,崇信巫史;至乃宫殿之内,户牖之间,无不沃酹。甚矣其惑也!自今,其敢设非(祀)礼之祭、巫祝之言,皆以执左道论。著于令典。”是岁,穿天渊池。」篇,“乙卯”解释为:旧历初六日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年春月,壬午,诏曰:“世之质文,随教而变。兵乱以来,经学废绝;后生进趣,不由典谟。岂朕训导未洽,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?其郎吏学通经,才任牧民;博士课试,擢其高第者:亟用。其浮华不务道本者,皆罢退之。”戊子,诏太傅、公:“以文帝《典论》刻石,立于庙门之外。”癸巳,以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,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,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。夏月,太傅钟繇薨。月,戊子,太皇太后崩。丙申,省上庸郡。秋月,武宣卞后袝葬于高陵。诏大司马曹真、大将军司马宣王伐蜀。月,辛巳,行东巡,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。乙未,幸许昌宫。月,大雨,伊、洛、河、汉水溢,诏真等班师。冬月,乙卯,行还洛阳宫。庚申,令:“罪非殊死,听赎。”各有差。月,太白犯岁星。月,辛未,改葬文昭甄后于朝阳陵。丙寅,诏公卿举贤良。」篇,“乙卯”解释为:旧历初十日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年春月,太白复昼现;月犯太白,又犯轩辕星,入太微而出。夏月,置崇文观,征善属文者以充之。月,乙卯,司徒董昭薨。丁巳,肃慎氏献楛矢。月,壬申,诏曰:“有虞氏画象而民弗犯,周人刑措而不用。朕从百王之末,追望上世之风,邈乎何相去之远?法令滋彰,犯者弥多;刑罚愈众,而奸不可止。往者按大辟之条,多所蠲除;思济生民之命,此朕之至意也。而郡国蔽狱,岁之中尚过数百。岂朕训导不醇,俾民轻罪?将苛法犹存,为之陷阱乎?有司其议狱缓死,务从宽简。及乞恩者,或辞未出而狱已报断,非所以究理尽情也。其令廷尉及天下狱官:诸有死罪,具狱以定;非谋反及手杀人,亟语其亲治;有乞恩者,使与奏当文书俱上,朕将思所以全之。其布告天下,使明朕意。”秋月,高句丽王宫斩送孙权使胡卫等首,诣幽州。甲寅,太白犯轩辕大星。冬月,己卯,行还洛阳宫。甲申,有星孛于大辰;乙酉,又孛于东方。月,己亥,彗星现,犯宦者、天纪星。月,癸巳,司空陈群薨。乙未,行幸许昌宫。」篇,“乙卯”解释为:旧历十三日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秋月,丁卯,司徒陈矫薨。孙权遣将朱然等万人,围江夏郡;荆州刺史胡质等击之,然退走。初,权遣使浮海与高句丽通,欲袭辽东。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率诸军及鲜卑、乌丸,屯辽东南界;玺书征公孙渊。渊发兵反,俭进军讨之;会连雨日,辽水大涨,诏俭引军还。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、辽西乌丸都督王护留等居辽东,率部众随俭内附。己卯,诏辽东将吏士民为渊所胁略不得降者,切赦之。辛卯,太白昼现。渊自俭还,遂自立为燕王,置百官,称绍汉元年。诏青、兖、幽、冀州大作海船。月,冀、兖、徐、豫州民,遇水。遣侍御史循行没溺死亡及失财产者,在所开仓赈救之。庚辰,皇后毛氏卒。冬月,丁未,月犯荧惑。癸丑,葬悼毛后于愍陵。乙卯,营洛阳南委粟山为圜丘。月,壬子冬至,始祀。丁巳,分襄阳临沮、宜城、旍阳、邔县,置襄阳南部都尉。己未,有司奏文昭皇后立庙京都。分襄阳郡之鄀、叶县属义阳郡。」篇,“乙卯”解释为:旧历二十一日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东平王徽薨。月,太尉满宠薨。秋月,甲申,南安郡地震。乙酉,以领军将军蒋济为太尉。冬月,魏郡地震。年春正月,帝加元服。赐群臣各有差。夏月,乙卯,立皇后甄氏。大赦。月朔,日有食之,既。秋月,诏祀故大司马曹真、曹休,征南大将军夏侯尚,太常桓阶,司空陈群,太傅钟繇,车骑将军张郃,(左)右将军徐晃,前将军张辽,右将军乐进,太尉华歆,司徒王朗,骠骑将军曹洪,征西将军夏侯渊,后将军朱灵、文聘,执金吾臧霸,破虏将军李典,立义将军庞德,武猛校尉典韦于太祖庙庭。冬月,倭国女王卑弥呼遣使奉献。年春月,诏大将军曹爽率众征蜀。夏月朔,日有食之。月,癸巳,讲《尚书》经通。使太常以太牢祀孔子于辟雍,以颜渊配;赐太傅、大将军及侍讲者各有差。丙午,大将军曹爽引军还。秋月,秦王询薨。月,鲜卑内附,置辽东属国,立昌黎县以居之。冬月,癸卯,诏祀故尚书令荀攸于太祖庙庭。己酉,复秦国为京兆郡。月,司空崔林薨。」篇,“乙卯”解释为:旧历二十日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年春月,复命大将军进位、爵赐,如前诏。又固辞,乃止。夏月,诏曰:“蜀,蕞尔小国,土狭民寡。而姜维虐用其众,曾无废志。往岁破败之后,犹复耕种沓中,刻剥众羌,劳役无已,民不堪命。夫‘兼弱攻昧,武之善经’;‘致人而不致于人’,兵家之上略。蜀所恃赖,唯维而已;因其远离巢窟,用力为易。今使征西将军邓艾督帅诸军,趋甘松、沓中以罗取维;雍州刺史诸葛绪督诸军,趋(武都、高楼)武街、桥头:首尾蹴讨。若擒维,便当东西并进,扫灭巴蜀也。”又命镇西将军钟会由骆谷伐蜀。秋月,太尉高柔薨。冬月,甲寅,复命大将军进位、爵赐,如前诏。癸卯,立皇后卞氏,月,大赦。自邓艾、钟会率众伐蜀,所至辄克。是月,蜀主刘禅诣艾降,巴蜀皆平。月,庚戌,以司徒郑冲为太保。壬子,分益州为梁州。癸丑,特赦益州士民,复除租赋之半,年。乙卯,以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,镇西将军钟会为司徒。皇太后崩。」篇,“乙卯”解释为:旧历二十四日。 原文 »
〔8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嗣主传中的「年春月,甲寅,大雨,震电。乙卯,雪,大寒。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,西部为衡阳郡;会稽东部为临海郡;豫章东部为临川郡。夏月,亮临正殿,大赦,始亲政事。綝所表奏,多见难问。又科兵子弟年以下以上,得千余人;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为之将帅。亮曰:“吾立此军,欲与之俱长。”日于苑中习焉。月,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,以淮南之众保寿春城,遣将军朱成称臣上疏;又遣子靓、长史吴纲、诸牙门子弟,为质。月,使文钦、唐咨、全端等,步骑万救诞。朱异自虎林率众袭夏口,夏口督孙壹奔魏。秋月,綝率众救寿春,次于镬里。朱异至自夏口;綝使异为前部督,与丁奉等将介士万解围。月,会稽南部反,杀都尉。鄱阳、新都民为乱,廷尉丁密、步兵校尉郑胄、将军钟离牧,率军讨之。朱异以军士乏食,引还。綝大怒。月朔己巳,杀异于镬里。辛未,綝自镬里还建业。甲申,大赦。月,全绪子祎、仪,以其母奔魏。月,全端、怿等,自寿春城诣司马文王。」篇,“乙卯”解释为:旧历初四日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