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应龙的解释

应龙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中的「吾粲字孔休,吴郡乌程人也。孙河为县长,粲为小吏,河深奇之。河后为将军,得自选长吏,表粲为曲阿丞。迁为长史,治有名迹。虽起孤微,与同郡陆逊、卜静等比肩齐声矣。孙权为车骑将军,召为主簿。出为山阴令。还为参军校尉。黄武元年,与吕范、贺齐等,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。值天大风,诸船绠绁断绝,漂没著岸,为魏军所获,或覆没沉溺。其大船尚存者,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;他吏士恐船倾没,皆以戈矛撞击,不受。粲与黄渊,独令船人以承取之。左右以为船重必败,粲曰:“船败,当俱死耳!人穷,奈何弃之!”粲、渊所活者百余人。还,迁会稽太守。召处士谢谭为功曹,谭以疾不诣。粲教曰:“夫应龙以屈伸为神,凤凰以嘉鸣为贵;何必隐形于天外,潜鳞于重渊者哉!”粲募合人众,拜昭义中郎将,与吕岱讨平山越。入为屯骑校尉,少府。迁太子太傅,遭宫之变。抗言执正,明嫡庶之分;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,遣杨竺不得令在都邑。又数以消息语陆逊,逊时驻武昌,连表谏争。由此为霸、竺等所谮害,下狱诛。」篇,“应龙”解释为长有翅膀的飞龙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十四卷 大荒东经中的「大荒东北隅中,有山名曰凶犁土丘。应龙处南极,杀蚩尤与夸父,不得复上,故下数旱。旱而为应龙之状,乃得大雨。」篇,“应龙”解释为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中的「大荒之中,有山名曰成都载天。有人珥两黄蛇,把两黄蛇,名曰夸父。后土生信,信生夸父。夸父不量力,欲追日景,逮之于禺谷,将饮河而不足也,将走大泽,未至,死于此。应龙已杀蚩尤,又杀夸父,乃去南方处之,故南方多雨。」篇,“应龙”解释为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。蚩尤:传说中的古代九黎族首领,以金作兵器,与黄帝战于涿鹿,失败被杀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中的「有系昆之山者,有共工之台,射者不敢北乡。有人衣青衣,名曰黄帝女魃。蚩尤作兵伐黄帝,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。应龙畜水,蚩尤请风伯、雨师,纵大风雨。黄帝乃下天女曰魃,雨止,遂杀蚩尤。魃不得复上,所居不雨。叔均言之帝,后置之赤水之北。叔均乃为田祖。魃时亡之,所欲逐之者,令曰:“神北行!”先除水道,决通沟渎。」篇,“应龙”解释为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。冀州:古代九州之一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楚辞》天问中的「不任汩鸿,师何以尚之?佥曰何忧?何不课而行之?鸱龟曳衔,鲧何听焉?顺欲成功,帝何刑焉?永遏在羽山,夫何三年不施?伯禹愎鲧,夫何以变化?纂就前绪,遂成考功。何续初继业,而厥谋不同?洪泉极深,何以窴之?地方九则,何以坟之?河海应龙,何尽何历?鲧何所营?禹何所成?康回冯怒,墬何故以东南倾?九州安错?川谷何洿?东流不溢,孰知其故?东西南北,其修孰多?南北顺椭,其衍几何?昆仑县圃,其凥安在?增城九重,其高几里?四方之门,其谁从焉?西北辟启,何气通焉?日安不到,烛龙何照?羲和之未扬,若华何光?何所冬暖?何所夏寒?焉有石林?何兽能言?焉有虬龙,负熊以游?雄虺九首,倏忽焉在?何所不死?长人何守?靡蓱九衢,枲华安居?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黑水玄趾,三危安在?延年不死,寿何所止?鲮鱼何所?鬿堆焉处?羿焉日?乌焉解羽?」篇,“应龙”解释为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翼能飞的龙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英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