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领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二-曹子建中的「谒帝承明庐,逝将归旧疆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长脖子遥望貌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二-陆士衡中的「顾侯体明德,清风肃已迈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长脖子眺望貌。归旆(pèi):归来的旗帜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三-刘越石中的「音以赏奏,味以殊珍。文以明言,言以畅神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引颈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四-谢玄晖中的「大江流日夜,客心悲未央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颈,举首远望。引,伸。领,颈。原作“引顾”,今从汲古阁本校改。京室:指建康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文选》杂诗上-古诗十九首中的「凛凛岁云暮,蝼蛄夕鸣悲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长脖子。睎(xī):望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文选》杂诗上-古诗十九首中的「明月何皎皎,照我罗床帏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颈,此谓抬头远望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文选》杂诗下-谢灵运中的「杳杳日西颓,漫漫长路迫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长脖子。冀:希望。良觌(dí):李善注:“《尔雅》曰:‘觌,见也。’良觌,谓见良人也。”良人,指“佳人”。 原文 »
〔8〕出自《文选》杂拟上-陆士衡中的「昭昭清汉晖,粲粲光天步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颈。大川:指银河。 原文 »
〔9〕出自《文选》杂拟上-陆士衡中的「嘉树生朝阳,凝霜封其条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颈。天末:犹言天边。 原文 »
〔10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的「中国少安,客人皆还;唯宁晏然,若将终焉。黄初年,诏公卿举独行君子。司徒华歆荐宁,文帝即(位)征宁。遂将家属,浮海还郡;公孙恭送之南郊,加赠服物。自宁之东也,度、康、恭前后所资遗,皆受而藏诸;既已西渡,尽封还之。诏以宁为太中大夫,固辞不受。明帝即位,太尉华歆逊位让宁。遂下诏曰:“太中大夫管宁,耽怀道德,服膺艺;清虚足以侔古,廉白可以当世。曩遭王道衰缺,浮海遁居;大魏受命,则襁负而至。斯盖应龙潜升之道,圣贤用舍之义。而黄初以来,征命屡下;每辄辞疾,拒违不至。岂朝廷之政与生殊趣?将安乐山林往而不能反乎?夫以姬公之圣,而耇德不降,则鸣鸟弗闻;以秦穆之贤,犹思询乎黄发;况朕寡德,曷能不愿闻道于子大夫哉?今以宁为光禄勋。礼有大伦,君臣之道,不可废也。望必速至,称朕意焉。”又诏青州刺史曰:“宁抱道怀贞,潜翳海隅;比下征书,违命不至;盘桓利居,高尚其事。虽有素履幽人之贞,而失考父兹恭之义;使朕虚心引领历年,其何谓邪!徒欲怀安,必肆其志;不惟古人亦有翻然改节,以隆斯民乎?日逝月除,时方已过;澡身浴德,将以曷为?仲尼有言:‘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哉!’其命别驾从事、郡丞掾:奉诏,以礼发遣宁诣行在所;给安车、吏从、茵蓐、道上厨食。上道,先奏。”宁称草莽臣上疏曰:“臣海滨孤微,疲农无伍,禄运幸厚;横蒙陛下纂承洪绪,德侔皇,化溢有唐。久荷渥泽,积祀纪,不能仰答陛下恩养之福;沈委笃疴,寝疾弥留,逋违臣隶颠倒之节:夙宵战怖,无地自厝!臣元年月被公车司马令所下州郡,月甲申诏书征臣,更赐安车、衣被、茵蓐,以礼发遣;光宠并臻,优命屡至;怔营竦息,悼心失图。思自陈闻,申展愚情;而明诏抑割,不令稍修章表;是以郁滞,讫于今日。诚谓乾覆,恩有纪极;不意灵润,弥以隆赫。奉今年月被州郡所下年月辛酉诏书,重赐安车、衣服,别驾从事与郡功曹以礼发遣;又特被玺书,以臣为光禄勋;躬秉劳谦,引喻周、秦,损上益下。受诏之日,精魄飞散,靡所投死!臣重自省揆:德非园、绮而蒙安车之荣;功无窦融而蒙玺封之宠。楶棁驽下,荷栋梁之任;垂没之命,获棘之位:惧有朱博鼓妖之眚。又年疾日侵,有加无损,不任扶舆进路以塞元责。望慕阊阖,徘徊阙庭;谨拜章陈情,乞蒙哀省:抑恩听放,无令骸骨填于衢路。”自黄初至于青龙,征命相仍;常以月赐牛酒。诏书问青州刺史程喜:“宁为守节高乎?审老疾尪顿邪?”喜上言:“宁有族人管贡,为州吏,与宁邻比;臣常使经营消息。贡说:‘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颈盼望。 原文 »
〔1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董刘马陈董吕传中的「陈震字孝起,南阳人也。先主领荆州牧,辟为从事,部诸郡。随先主入蜀;蜀既定,为蜀郡北部都尉,因易郡名为汶山太守。转在犍为。建兴年,入拜尚书。迁尚书令,奉命使吴。年,孙权称尊号,以震为卫尉,贺权践阼。诸葛亮与兄瑾书曰:“孝起忠纯之性,老而益笃;及其赞述东西,欢乐和合,有可贵者。”震入吴界,移关侯曰:“东之与西,驿使往来,冠盖相望;申盟初好,日新其事。东尊应保圣祚,告燎受符,剖判土宇;天下响应,各有所归。于此时也,以同心讨贼,则何寇不灭哉!西朝君臣,引领欣赖。震以不才,得充下使,奉聘叙好;践界踊跃,入则如归。献子适鲁,犯其山讳,《春秋》讥之;望必启告,使行人睦焉。即日张旍诰众,各自约誓。顺流漂疾,国典异制;惧或有违,幸必斟诲,示其所宜。”震到武昌,孙权与震升坛歃盟,交分天下:以徐、豫、幽、青,属吴;并、凉、冀、兖,属蜀;其司州之土,以函谷关为界。震还,封城阳亭侯。年,都护李平坐诬罔废。诸葛亮与长史蒋琬、侍中董允书曰:“孝起前临至吴,为吾说‘正方腹中有鳞甲,乡党以为不可近’。吾以为‘鳞甲者’,但不当犯之耳;不图复有苏、张之事出于不意。可使孝起知之。”年,震卒。子济嗣。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长脖子。比喻急于听到好消息。 原文 »
〔12〕出自《孟子》梁惠王章句-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中的「孟子见梁襄王,出,语人曰:“望之不似人君,就之而不见所畏焉。卒然问曰:‘天下恶乎定?’吾对曰:‘定于一。孰能一之?’对曰:‘不嗜杀人者能一之。’‘孰能与之?’对曰:‘天下莫不与也。王知夫苗乎?七八月之间旱,则苗槁矣。天油然作云,沛然下雨,则苗浡然兴之矣。其如是,孰能御之?今夫天下之人牧,未有不嗜杀人者也。如有不嗜杀人者,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。诚如是也,民归之,由水之就下,沛然谁能御之?’”」篇,“引领”解释为:伸长脖子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