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訚訚的解释

訚訚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哀伤-司马长卿中的「伊予志之慢愚兮,怀贞悫之欢心。愿赐问而自进兮,得尚君之玉音。奉虚言而望诚兮,期城南之离宫。修薄具而自设兮,君曾不肯乎幸临。廓独潜而专精兮,天漂漂而疾风。登兰台而遥望兮,神恍恍而外淫。浮云郁而四塞兮,天窈窈而昼阴。雷殷殷而响起兮,声象君之车音。飘风回而起闺兮,举帷幄之襜襜。桂树交而相纷兮,芳酷烈之訚訚。孔雀集而相存兮,玄猿啸而长吟。翡翠胁翼而来萃兮,鸾凤翔而北南。」篇,“訚訚”解释为訚訚(yín),香气浓郁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三-李萧远中的「故自幽、厉之间,周道大坏;二霸之后,礼乐陵迟;文薄之弊,渐于灵、景;辩诈之伪,成于七国;酷烈之极,积于亡秦;文章之贵,弃于汉祖。虽仲尼至圣,颜、冉大贤,揖让于规矩之内,訚訚于洙、泗之上,不能遏其端;孟轲、孙卿,体二希圣,从容正道,不能维其末。天下卒至于溺,而不可援。」篇,“訚訚”解释为訚訚(yín),和颜悦色而持正不阿的样子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(孔子)与上大夫言,訚訚如也。”洙、泗:二水名。流经今山东曲阜北,春秋时为鲁国地,孔子在洙、泗之间教授弟子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“吾与女事夫子于洙、泗之间。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论语》乡党篇中的「朝,与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与上大夫言,訚訚如也。君在,踧踖如也,与与如也。」篇,“訚訚”解释为訚(yín)訚,形容辩论时中正,讲理而态度诚恳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寅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