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易牙的解释

易牙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列子》说符篇中的「白公问孔子曰:“人可与微言乎?”孔子不应。白公问曰:“若以石投水,何如?”孔子曰:“吴之善没者能取之。”曰:“若以水投水何如?”孔子曰:“淄渑之合,易牙尝而知之。”白公曰:“人固不可与微言乎?”孔子曰:“何为不可?唯知言之谓者乎!夫知言之谓者,不以言言也。争鱼者濡,逐兽者趋,非乐之也。故至言去言,至为无为。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。”白公不得已,遂死于浴室。」篇,“易牙”解释为又称狄牙,名巫。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,擅长调味,专管料理齐桓公饮食。相传他曾烹其子做成羹汤以献给桓公,成为春秋时期齐桓公的著名宠臣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七上-枚叔中的「客曰:“ 牛之腴,菜以笋蒲;肥狗之和,冒以山肤。楚苗之食,安胡之饭,抟之不解,一啜而散。于是使伊尹煎熬,易牙调和,熊蹯之臑,勺药之酱,薄耆之炙,鲜鲤之鲙,秋黄之苏,白露之茹。兰英之酒,酌以涤口;山梁之餐,豢豹之胎;小饭大歠,如汤沃雪。此亦天下之至美也,太子能强起尝之乎?”太子曰:“仆病,未能也。”」篇,“易牙”解释为春秋时人,以善辨五味而得宠于齐桓公。调和:调和五味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《战国策》中的「鲁共公择言」篇,“易牙”解释为齐桓公的宠臣。燔(fán):烧。炙:烤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诣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