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永昌的解释

永昌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表下-任彦昇中的「骠骑上将之元勋,神州仪刑之列岳,尚书古称司会,中书实管王言。且虚饰宠章,委成御侮,臣知不惬,物谁谓宜?但命轻鸿毛,责重山岳,存没同归,毁誉一贯。辞一官不减身累,增一职已黩朝经,便当自同体国,不为饰让。至于功均一匡,赏同千室,光宅近甸,奄有全邦,殒越为期,不敢闻命。亦愿曲留降鉴,即垂顺许,钜平之恳诚必固,永昌之丹慊获申,乃知君臣之道绰有余裕。苟曰易昭,敢守难夺。故可庶心弘议,酌己亲物者矣。不胜荷惧屏营之诚,谨附某官某甲,奉表以闻。臣讳诚惶诚恐。」篇,“永昌”解释为庾亮,见前《让中书令表》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后主传中的「年春,务农殖谷,闭关息民。年春月,丞相亮南征郡,郡皆平。改益州郡为建宁郡;分建宁、永昌郡为云南郡;又分建宁、牂牁为兴古郡。月,亮还成都。年春,都护李严自永安还住江州,筑大城。年春,丞相亮出屯汉中,营沔北阳平、石马。」篇,“永昌”解释为郡名。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。云南:郡名。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西北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霍王向张杨费传中的「霍峻字仲邈,南郡枝江人也。兄笃,于乡里合(郡)部曲数百人。笃卒,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。表卒,峻率众归先主,先主以峻为中郎将。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,留峻守葭萌城。张鲁遣将杨帛诱峻,求共守城。峻曰:“小人头可得,城不可得!”帛乃退去。后璋将扶禁、向存等帅万余人,由阆水上,攻围峻;且年,不能下。峻城中兵才数百人,伺其怠隙,选精锐出击;大破之,即斩存首。先主定蜀,嘉峻之功;乃分广汉为梓潼郡,以峻为梓潼太守、裨将军。在官年,年卒。还葬成都,先主甚悼惜,乃诏诸葛亮曰:“峻既佳士,加有功于国,欲行酹。”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,因留宿墓上;当时荣之。子弋,字绍先。先主末年,为太子舍人。后主践阼,除谒者。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,请为记室,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。亮卒,为黄门侍郎。后主立太子璿,以弋为中庶子。璿好骑射,出入无度;弋援引古义,尽言规谏,甚得切磋之体。后为参军?降屯,副贰都督;又转护军,统事如前。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,数为寇害。乃以弋领永昌太守,率偏军讨之;遂斩其豪帅,破坏邑落,郡界宁静。迁监军、翊军将军,领建宁太守,还统南郡事。景耀年,进号安南将军。是岁,蜀并于魏。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,各保全方,举以内附;咸因仍前任,宠待有加。」篇,“永昌”解释为郡名。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。夷獠(liǎo ):西南方少数族名。不宾:不服从(统治)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中的「韩当字义公,辽西令支人也。以便弓马,有膂力,幸于孙坚。从征伐周旋,数犯危难,陷敌擒虏。为别部司马。及孙策东渡,从讨郡;迁先登校尉,授兵千,骑匹。从征刘勋,破黄祖;还讨鄱阳,领乐安长,山越畏服。后以中郎将与周瑜等拒破曹公,又与吕蒙袭取南郡。迁偏将军,领永昌太守。宜都之役,与陆逊、朱然等,共攻蜀军于涿乡:大破之。徙威烈将军,封都亭侯。曹真攻南郡,当保东南,在外为帅,厉将士同心固守。又敬望督司,奉遵法令:权善之。黄武年,封石城侯,迁昭武将军,领冠军太守。后又加“都督”之号。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,讨丹杨贼,破之。会病卒。子综,袭侯领兵。其年,权征石阳。以综有忧,使守武昌。而综淫乱不轨。权虽以父故,不问;综内怀惧,载父丧,将母、家属、部曲男女数千人奔魏。魏以为将军,封广阳侯。数犯边境,杀害人民,权常切齿。东兴之役,综为前锋,军败身死。诸葛恪斩送其首,以白权庙。」篇,“永昌”解释为郡名。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。当时在刘备的占领之下。孙权袭杀关羽夺得荆州后,又曾想继续攻取益州,为此任命了一些将领兼任益州下属郡的太守职务,见本卷《周泰传》。由于益州实际并未纳入孙吴的版图,所以这里只是名义上的遥领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雍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