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目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京都上-班孟坚中的「“周庐千列,徼道绮错。辇路经营,修除飞阁。自未央而连桂宫,北弥明光而亘长乐;凌隥道而超西墉,掍建章而连外属。设璧门之凤阙,上觚稜而栖金爵。内则别风之嶕峣,眇丽巧而耸擢。张千门而立万户,顺阴阳以开阖。尔乃正殿崔嵬,层构厥高,临乎未央。经骀荡而出 娑,洞枍诣以与天梁。上反宇以盖戴,激日景而纳光。神明郁其特起,遂偃蹇而上跻,轶云雨于太半,虹霓回带于棼楣。虽轻迅与僄狡,犹愕眙而不能阶。攀井幹而未半,目眴转而意迷。舍棂槛而却倚,若颠坠而复稽。魂恍恍以失度,巡回涂而下低。既惩惧于登望,降周流以彷徨。步甬道以萦纡,又杳窱而不见阳。排飞闼而上出,若游目于天表,似无依而洋洋。」篇,“游目”解释为:放眼观望。天表:天外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纪行上-曹大家中的「乃遂往而徂逝兮,聊游目而遨魂。历七邑而观览兮,遭巩县之多艰。望河洛之交流兮,看成皋之旋门。既免脱于峻崄兮,历荥阳而过卷。食原武之息足,宿阳武之桑间。涉封丘而践路兮,慕京师而窃叹。小人性之怀土兮,自书传而有焉。」篇,“游目”解释为:转动眼珠四处观看。遨魂:使精神得到畅游。曹植《怀亲赋》:“情眷恋而顾怀,魂须臾而九反。”遨,遨游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行旅上-潘安仁中的「我来冰未泮,时暑忽隆炽。」篇,“游目”解释为:放眼观看。寺:衙属,官舍。李善注引《风俗通义》:“今尚书御史所止,皆曰寺也。”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杂诗上-张茂先中的「游目四野外,逍遥独延伫。」篇,“游目”解释为:纵目观览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文选》骚上-屈平中的「悔相道之不察兮,延伫乎吾将反。回朕车以复路兮,及行迷之未远。步余马于兰皋兮,驰椒丘且焉止息。进不入以离尤兮,退将复修吾初服。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。不吾知其亦已兮,苟余情其信芳。高余冠之岌岌兮,长余佩之陆离。芳与泽其杂糅兮,唯昭质其犹未亏。忽反顾以游目兮,将往观乎四荒。佩缤纷其繁饰兮,芳菲菲其弥章。人生各有所乐兮,余独好修以为常。虽体解吾犹未变兮,岂余心之可惩!」篇,“游目”解释为:纵目远眺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文选》诔上-潘安仁中的「退守丘茔,杜门不出。游目典坟,纵心儒术。祁祁搢绅,升堂入室。靡事不咨,无疑不质。位贬道行,身穷志逸。弗虑弗图,乃寝乃疾。昊天不吊,景命其卒。呜呼哀哉!」篇,“游目”解释为:浏览,纵观。典坟:即“三坟”“五典”,古代典籍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仪礼》士相见礼中的「凡言非对也,妥而后传言。与君言,言使臣;与大人言,言事君;与老者言,言使弟子;与幼者言,言孝弟于父兄;与众言,言忠信慈祥;与居官者言,言忠信。凡与大人言,始视面,中视抱,卒视面。毋改,众皆若是。若父则游目,毋上于面,毋下于带。若不言,立则视足,坐则视膝。」篇,“游目”解释为:即旁游其目,谓目光不专注于其父,还应观察父的周围与父的起居有关的一切,以知父体安否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