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有生的解释

有生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列子》天瑞篇中的「子列子居郑圃,四十年人无识者。国君卿大夫视之,犹众庶也。国不足,将嫁于卫。弟子曰:“先生往无反期,弟子敢有所谒,先生将何以教?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?”子列子笑曰:“壶子何言哉?虽然,夫子尝语伯昏瞀人,吾侧闻之,试以告女。其言曰:有生不生,有化不化。不生者能生生,不化者能化化。生者不能不生,化者不能不化,故常生常化。常生常化者,无时不生,无时不化。阴阳尔,四时尔,不生者疑独,不化者往复。往复,其际不可终;疑独,其道不可穷。《黄帝书》曰:‘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之根。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’故生物者不生,化物者不化。自生自化,自形自色,自智自力,自消自息。谓之生化、形色、智力、消息者,非也。”」篇,“有生”解释为指有形体的具体事物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列子》杨朱篇中的「杨朱曰:“人肖天地之类,怀五常之性,有生之最灵者也。人者,爪牙不足以供守卫,肌肤不足以自捍御,趋走不足以从利逃害,无毛羽以御寒暑,必将资物以为养,任智而不恃力。“故智之所贵,存我为贵;力之所贱,侵物为贱。然身非我有也,既有,不得不全之;物非我有也,既有,不得而去之。身固生之主,物亦养之主。虽全生,不可有其身;虽不去物,不可有其物。有其物,有其身,是横私天下之身,横私天下之物。不横私天下之身,不横私天下之物者,其唯圣人乎!公天下之身,公天下之物,其唯至人矣!此之谓至至者也。”」篇,“有生”解释为有生命者;生物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下-陆士衡中的「夫我之自我,智士犹婴其累;物之相物,昆虫皆有此情。夫以自我之量,而挟非常之勋,神器晖其顾盼,万物随其俯仰,心玩居常之安,耳饱从谀之说,岂识乎功在身外,任出才表者哉!且好荣恶辱,有生之所大期;忌盈害上,鬼神犹且不免。人主操其常柄,天下服其大节,故曰“天可仇乎”。而时有袨服荷戟,立于庙门之下,援旗誓众,奋于阡陌之上,况乎代主制命,自下财物者哉!广树恩不足以敌怨,勤兴利不足以补害,故曰代大匠斫者,必伤其手。且夫政由甯氏,忠臣所为慷慨;祭则寡人,人主所不久堪。是以君奭鞅鞅,不悦公旦之举;高平师师,侧目博陆之势。而成王不遣嫌吝于怀,宣帝若负芒刺于背,非其然者与?」篇,“有生”解释为有生命者。此指人。期:犹“同”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赞-袁彦伯中的「夫时方颠沛,则显不如隐;万物思治,则默不如语。是以古之君子,不患弘道难,遭时难;遭时匪艰,遇君难。故有道无时,孟子所以咨嗟;有时无君,贾生所以垂泣。夫万岁一期,有生之通涂,千载一遇,贤智之嘉会。遇之不能无欣,丧之何能无慨。古人之言,信有情哉!」篇,“有生”解释为生民,百姓。通涂:大路,畅通的路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有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