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事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志下-潘安仁中的「傲坟素之场圃,步先哲之高衢。虽吾颜之云厚,犹内愧于甯、蘧。有道吾不仕,无道吾不愚。何巧智之不足,而拙艰之有余也。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。身齐逸民,名缀下士。陪京溯伊,面郊后市。浮梁黝以径度,灵台杰其高峙。窥天文之秘奥,究人事之终始。其西则有元戎禁营,玄幕绿徽。谿子巨黍,异絭同机。炮石雷骇,激矢虻飞。以先启行,耀我皇威。其东则有明堂辟雍,清穆敞闲。环林萦映,圆海回渊。聿追孝以严父,宗文考以配天。祗圣敬以明顺,养更老以崇年。若乃背冬涉春,阴谢阳施。天子有事于柴燎,以郊祖而展义。张钧天之广乐,备千乘之万骑。服振振以齐玄,管啾啾而并吹。煌煌乎!隐隐乎!兹礼容之壮观,而王制之巨丽也。两学齐列,双宇如一。右延国胄,左纳良逸。祁祁生徒,济济儒术。或升之堂,或入之室。教无常师,道在则是。故髦士投绂,名王怀玺。训若风行,应如草靡。此里仁所以为美,孟母所以三徙也。」篇,“有事”解释为:指举行祭祀。柴燎:古代祭天,皆积柴实牲体,燔燎而生烟,周人尚臭,取其烟气之臭以薰神明。李善注:“《尔雅》曰:‘祭天曰燔柴。’郭璞曰:‘既祭,积薪烧之。’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辞-陶渊明中的「乃瞻衡宇,载欣载奔。僮仆欢迎,稚子候门。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。携幼入室,有酒盈樽。引壶觞以自酌,眄庭柯以怡颜。倚南窗以寄慠,审容膝之易安。园日涉以成趣,门虽设而常关。策扶老以流憩,时矫首而遐观。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景翳翳以将入,抚孤松而盘桓。归去来兮,请息交以绝游。世与我而相遗,复驾言兮焉求!悦亲戚之情话,乐琴书以消忧。农人告余以春兮,将有事乎西畴。或命巾车,或棹孤舟。既窈窕以寻壑,亦崎岖而经丘。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善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」篇,“有事”解释为:谓耕作。畴:田亩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文帝纪中的「黄初元年月,癸酉,以河内之山阳,邑万户,奉汉帝为山阳公;行汉正朔;以天子之礼郊祭;上书不称“臣”;京都有事于太庙,致胙;封公之子为列侯。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,考武王曰武皇帝,尊王太后曰皇太后。赐男子爵人级;为父后及孝悌、力田人级。以汉诸侯王为崇德侯,列侯为关中侯。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。封爵、增位各有差。改相国为司徒,御史大夫为司空,奉常为太常,郎中令为光禄勋,大理为廷尉,大农为大司农。郡国、县邑,多所改易。更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玺绶,赐青盖车、乘舆、宝剑、玉玦。月,初营洛阳宫。戊午幸洛阳。是岁,长水校尉戴陵谏不宜数行弋猎。帝大怒,陵减死罪等。」篇,“有事”解释为:有祭祀活动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周礼》春官 宗伯-大祝中的「大师,宜于社,造于祖,设军社,类上帝,国将有事于四望,及军归献于社,则前祝。」篇,“有事”解释为:谓祭祀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仪礼》聘礼中的「宾请有事于大夫。公礼辞许。宾即馆。卿大夫劳宾,宾不见。大夫奠雁再拜。上介受。劳上介亦如之。」篇,“有事”解释为:在此是慰问的意思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