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有司的解释

有司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论语》泰伯篇中的「曾子有疾,孟敬子问之。曾子言曰:“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君子所贵乎道者三:动容貌,斯远暴慢矣;正颜色,斯近信矣;出辞气,斯远鄙倍矣。笾豆之事,则有司存。”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主管祭祀的官吏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淮南子》第五卷 时则训中的「正月官司空,其树杨。仲春之月,招摇指卯,昏弧中,旦建星中。其位东方,其日甲乙,其虫鳞,其音角,律中夹钟,其数八,其味酸,其臭羶。其祀户,祭先脾。始雨水,桃李始华,苍庚鸣,鹰化为鸠。天子衣青衣,乘苍龙,服苍玉,建青旗,食麦与羊,服八风水,暴萁燧火。东宫御女青色,衣青采,鼓琴瑟。其兵矛,其畜羊,朝于青陽太庙。命有司,省囹圄,去桎梏,毋笞掠,止狱讼,养幼小,存孤独,以通句萌。择元日令民社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主狱之官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左太冲中的「“左则中朝有赩,听政作寝,匪朴匪斫,去泰去甚。木无雕锼,土无绨锦。玄化所甄,《国风》所禀。于前则宣明显阳,顺德崇礼。重闱洞出,锵锵济济,珍树猗猗,奇卉萋萋。蕙风如薰,甘露如醴。禁台省中,连闼对廊。直事所繇,典刑所藏。蔼蔼列侍,金蜩齐光。诘朝陪幄,纳言有章。亚以柱后,执法内侍,符节谒者,典玺储吏。膳夫有官,药剂有司,肴 顺时,腠理则治。于后则椒、鹤、文石,永巷壸术。楸梓、木兰,次舍甲乙。西南其户,成之匪日。丹青焕炳,特有温室。仪形宇宙,历像贤圣,图以百瑞, 以藻咏。芒芒终古,此焉则镜。有虞作绘,兹亦等竞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官吏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畋猎中-司马长卿中的「“于是酒中乐酣,天子芒然而思,似若有亡,曰:‘嗟乎,此大奢侈。朕以览听余闲,无事弃日,顺天道以杀伐,时休息于此。恐后叶靡丽,遂往而不返,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。’于是乎乃解酒罢猎,而命有司,曰:‘地可垦辟,悉为农郊,以赡萌隶。 墙填堑,使山泽之人得至焉。实陂池而勿禁,虚宫馆而勿仞。发仓廪以救贫穷,补不足,恤鳏寡,存孤独。出德号,省刑罚,改制度,易服色,革正朔,与天下为更始。’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指主管上林苑的官吏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文选》宫殿-何平叔中的「三事九司,宏儒硕生,感乎溽暑之伊郁,而虑性命之所平,惟岷越之不静,寤征行之未宁。乃昌言曰:昔在萧公,暨于孙卿,皆先识博览,明允笃诚。莫不以为不壮不丽,不足以一民而重威灵;不饬不美,不足以训后而永厥成。故当时享其功利,后世赖其英声。且许昌者,乃大运之攸戾,图谶之所旌,苟德义其如斯,夫何宫室之勿营?帝曰:“俞哉!”玄辂既驾,轻裘斯御,乃命有司,礼仪是具。审量日力,详度费务,鸠经始之黎民,辑农功之暇豫。因东师之献捷,就海孽之贿赂。立景福之秘殿,备皇居之制度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主管官员。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文选》表上-诸葛孔明中的「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愚以为,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也。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愚以为,营中之事,悉以谘之,必能使行阵和穆,优劣得所也。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士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!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职有专司,即主管某种事情的部门或官吏。 原文 »

〔7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下-沈休文中的「夫人君南面,九重奥绝,陪奉朝夕,义隔卿士,阶闼之任,宜有司存。既而恩以狎生,信由恩固,无可惮之姿,有易亲之色。孝建、泰始,主威独运,空置百司,权不外假,而刑政纠杂,理难遍通,耳目所寄,事归近习。赏罚之要,是谓国权,出纳王命,由其掌握,于是方涂结轨,辐凑同奔。人主谓其身卑位薄,以为权不得重,曾不知鼠凭社贵,狐借虎威,外无逼主之嫌,内有专用之功。势倾天下,未之或悟;挟朋树党,政以贿成。 钺疮痏,构于床笫之曲;服冕乘轩,出于言笑之下。南金北毳,来悉方艚;素缣丹魄,至皆兼两。西京许史,盖不足云;晋朝王石,未或能比。及太宗晚运,虑经盛衰,权幸之徒,慑惮宗戚,欲使幼主孤立,永窃国权,构造同异,兴树祸隙,帝弟宗王,相继屠剿。民忘宋德,虽非一涂,宝祚夙倾,实由于此。呜呼!《汉书》有《恩泽侯表》,又有《佞幸传》,今采其名,列以为《恩幸篇》云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古代设官分职,事各有专司,故称有司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笾豆之事,则有司存。” 原文 »

〔8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始耕籍田。南安赵衢、汉阳尹奉等,讨超,枭其妻子。超奔汉中。韩遂徙金城,入氐王千万部,率羌胡万余骑与夏侯渊战。击,大破之,遂走西平。渊与诸将攻兴国,屠之。省安东、永阳郡。安定太守毌丘兴将之官,公戒之曰:“羌胡欲与中国通,自当遣人来,慎勿遣人往!善人难得,必将教羌胡妄有所请求,因欲以自利。不从,便为失异俗意;从之,则无益事。”兴至,遣校尉范陵至羌中;陵果教羌,使自请为属国都尉。公曰:“吾预知当尔。非圣也,但更事多耳。”月,天子使魏公位,在诸侯王上;改授金玺、赤绂、远游冠。秋月,公征孙权。初,陇西宋建,自称“河首平汉王”,聚众枹罕;改元,置百官;余年。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。冬月,屠枹罕,斩建,凉州平。公自合肥还。月,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,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,辞甚丑恶;发闻,后废黜死,兄弟皆伏法。月,公至孟津。天子命公置旄头,宫殿设钟虡。乙未,令曰:“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,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。陈平岂笃行,苏秦岂守信邪?而陈平定汉业,苏秦济弱燕。由此言之,士有偏短,庸可废乎!有司明思此义,则士无遗滞,官无废业矣。”又曰:“夫刑,百姓之命也。而军中典狱者,或非其人,而任以军死生之事;吾甚惧之!其选明达法理者,使持典刑。”于是置理曹掾属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官员。 原文 »

〔9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「文帝践阼,为光禄勋,封安城亭侯。明帝即位,进封西陵乡侯,邑百户。太和中,散骑常侍高堂隆奏:“时风不至,而有休废之气:必有司不勤职事以失天常也。”诏书谦虚引咎,博咨异同。洽以为:“民稀耕少,浮食者多。国以民为本,民以谷为命;故废时之农,则失育命之本。是以先王务蠲烦费,以专耕农。自春夏以来,民穷于役,农业有废,百姓嚣然。时风不至,未必不由此也。消复之术,莫大于节俭。太祖建立洪业,奉师徒之费,供军赏之用;吏士丰于资食,仓府衍于谷帛;由不饰无用之宫,绝浮华之费。方今之要,固在息省劳烦之役,损除他余之务,以为军戎之储。边守御,宜在备豫。料贼虚实,蓄士养众;算庙胜之策,明攻取之谋。详询众庶,以求厥中。若谋不素定,轻弱小敌;军人数举,举而无庸:所谓‘悦武无震’,古人之诫也。”转为太常,清贫守约,至卖田宅以自给。明帝闻之,加赐谷帛。薨,谥曰简侯。子(禽)离嗣。(禽)离弟(适)逌,才爽开济。官至廷尉、吏部尚书。洽同郡许混者,许劭子也。清醇有鉴识,明帝时为尚书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官员。失天常:使天时失常。古代相信天人感应,认为人间政治的好坏,将会对天体运行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。 原文 »

〔10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葛亮传中的「年,率诸军北驻汉中。临发,上疏曰: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分,益州疲弊: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;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宫中、府中俱为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;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;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;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。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;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;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;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;奉命于危难之间:尔来有年矣。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;故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;当奖率军,北定中原;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;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,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袆、允之任也。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;不效,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。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臣不胜受恩感激;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!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部门。 原文 »

〔1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「会先主入蜀,溯流北行。羕欲纳说先主,乃往见庞统。统与羕非故人,又适有宾客;羕径上统床卧,谓统曰:“须客罢当与卿善谈。”统客既罢,往就羕坐;羕又先责统食,然后共语。因留信宿,至于经日。统大善之,而法正宿自知羕:遂并致之先主。先主亦以为奇,数令羕宣传军事,指授诸将;奉使称意,识遇日加。成都既定,先主领益州牧,拔羕为治中从事。羕起徒步,朝处州人之上,形色嚣然,自矜得遇滋甚。诸葛亮虽外接待羕,而内不能善;屡密言先主:“羕心大志广,难可保安。”先主既敬信亮,加察羕行事,意以稍疏。左迁羕为江阳太守。羕闻当远出,私情不悦;往诣马超。超问羕曰:“卿才具秀拔,主公相待至重,谓卿当与孔明、孝直诸人齐足并驱;宁当外授小郡,失人本望乎?”羕曰:“老革荒悖,可复道邪!”又谓超曰:“卿为其外,我为其内,天下不足定也!”超羁旅归国,常怀危惧;闻羕言大惊,默然不答。羕退,具表羕辞。于是收羕付有司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官方的有关部门。 原文 »

〔1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吴主传中的「年春,令曰:“军兴日久,民离农畔;父子夫妇,不听相恤:孤甚愍之!今北虏缩窜,方外无事;其下州郡,有以宽息。”是时,陆逊以所在少谷,表令诸将增广农亩。权报曰:“甚善!今孤父子亲自受田,车中牛,以为耦;虽未及古人,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。”秋月,权闻魏文帝崩,征江夏,围石阳;不克而还。苍梧言凤凰见。分郡恶地县,置东安郡;以全琮为太守,平讨山越。冬月,陆逊陈便宜,劝以施德缓刑,宽赋息调。又云:“忠谠之言,不能极陈;求容小臣,数以利闻。”权报曰:“夫法令之设,欲以遏恶防邪,儆戒未然也。焉得不有刑罚,以威小人乎?此为先令后诛,不欲使有犯者耳。君以为太重者,孤亦何利其然?但不得已而为之耳。今承来意,当重咨谋,务从其可。且近臣有尽规之谏,亲戚有补察之箴;所以匡君正主,明忠信也。《书》载‘予违汝弼,汝无面从’,孤岂不乐忠言以自裨补邪?而云‘不敢极陈’,何得为忠谠哉!若小臣之中,有可纳用者;宁得以人废言,而不采择乎?但谄媚取容,虽暗亦所明识也!至于发调者,徒以天下未定,事以众济。若徒守江东,修崇宽政;兵自足用,复用多为?顾坐自守,可陋耳。若不豫调,恐临时未可便用也。又孤与君,分义特异,荣戚实同;来表云‘不敢随众容身苟免’,此实甘心所望于君也!”于是,令有司尽写科条,使郎中褚逢,赍以就逊及诸葛瑾;意所不安,令损益之。是岁,分交州置广州,俄复旧。年春正月,诸将获彭绮。闰月,韩当子综,以其众降魏。年春月,封子虑为建昌侯。罢东安郡。夏月,鄱阳太守周鲂伪叛,诱魏将曹休。秋月,权至皖口;使将军陆逊,督诸将大破休于石亭。大司马吕范卒。是岁,改合浦为珠官郡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部门。科条:规章条例。 原文 »

〔1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中的「太史慈字子义,东莱黄人也。少好学。仕郡奏曹史。会郡与州有隙,曲直未分,以先闻者为善。时州章已去,郡守恐后之,求可使者;慈年,以选行。晨夜取道,到洛阳;诣公车门,见州吏始欲求通。慈问曰:“君欲通章邪?”吏曰:“然。”问:“章安在?”曰:“车上。”慈曰:“章题署得无误邪?取来视之。”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,因为取章。慈已先怀刀,便截败之。吏踊跃大呼,言:“人坏我章!”慈将至车间,与语曰:“向使君不以章相与,吾亦无因得败之;是为吉凶祸福等耳,吾不独受此罪。岂若默然俱出去,可以存易亡;无事俱就刑辟!”吏言:“君为郡败吾章,已得如意,欲复亡为?”慈答曰:“初受郡遣,但来视章通与未耳。吾用意太过,乃相败章;今还,亦恐以此见谴怒:故俱欲去尔。”吏然慈言,即日俱去。慈既与出城,因遁还,通郡章。州家闻之,更遣吏通章;有司以格章之故,不复见理:州受其短。由是知名,而为州家所疾;恐受其祸,乃避之辽东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部门。这里指尚书台。格章:与先送达的表章扞格不合。见理:接受申诉。 原文 »

〔1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吴主五子传中的「孙和字子孝,虑弟也。少以母王有宠,见爱。年,为置宫卫,使中书令阚泽教以书艺。好学下士,甚见称述。赤乌年,立为太子,时年。阚泽为太傅,薛综为少傅,而蔡颖、张纯、封俌、严维等,皆从容侍从。是时,有司颇以条书问事。和以为奸妄之人,将因事措意,以生祸心,不可长也:表宜绝之。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,晏亦白宝。和谓晏曰:“文武在事,当能几人?因隙构薄,图相危害:岂有福哉?”遂两释之,使之从厚。常言:“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,校习射御,以周世务;而但交游博弈以妨事业,非进取之谓。”后群僚侍宴,言及博弈,以为:“妨事费日而无益于用,劳精损思而终无所成;非所以进德修业,积累功绪者也。且志士爱日惜力,君子慕其大者;高山景行,耻非其次。夫以天地长久,而人居其间,有白驹过隙之喻;年齿暮,荣华不再。凡所患者,在于人情所不能绝;诚能绝无益之欲,以奉德义之途;弃不急之务,以修功业之基:其于名行,岂不善哉!夫人情固不能无嬉娱;嬉娱之好,亦在于饮宴、琴书、射御之间。何必博弈,然后为欢?”乃命侍坐者人,各著论以矫之。于是中庶子韦曜退而论奏,和以示宾客。时蔡颖好弈,直事在署者,颇学焉。故以此讽之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部门。这里指中书典校郎。条书:条例规定。问事:查问公务文书。当时习称公文为事。 原文 »

〔1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楼贺韦华传中的「楼玄字承先,沛郡蕲人也。孙休时为监农御史。孙皓即位,与王蕃、郭逴、万彧俱为散骑中常侍。出为会稽太守。入为大司农。旧禁中主者,自用亲近人作之。彧陈亲密近识,宜用好人;皓因敕有司:求忠清之士,以应其选。遂用玄为宫下镇,禁中候,主殿中事。玄从卿,持刀侍卫;正身率众,奉法而行;应对切直,数忤皓意:渐见责怒。后人诬白玄与贺邵相逢,驻,共耳语大笑,谤讪政事。遂被诏诘责,送付广州。东观令华覈上疏曰:“臣窃以治国之体,其犹治家:主田野者,皆宜良信;又宜得人,总其条目,为作维纲,众事乃理。《论语》曰:‘无为而治者,其舜也与!恭己正南面而已。’言所任得其人,故优游而自逸也。今海内未定,天下多事;事无大小,皆当关闻;动经御坐,劳损圣虑。陛下既垂意博古,综极艺文;加勤心好道,随节致气;宜得闲静,以展神思;呼翕清淳,与天同极。臣夙夜思惟:诸吏之中,任干之事,足委仗者,无胜于楼玄。玄清忠奉公,冠冕当世;众服其操,无与争先。夫清者则心平而意直,忠者惟正道而履之;如玄之性,终始可保。乞陛下赦玄前愆,使得自新;擢之宰司,责其后效。使为官择人,随才授任;则舜之恭己,近亦可得。”皓疾玄名声,复徙玄及子据;付交阯将张奕,使以战自效;阴别敕奕,令杀之。据至交阯,病死。玄身随奕讨贼,持刀步涉;见奕辄拜,奕未忍杀。会奕暴卒,玄殡殓奕。于器中见敕书,还便自杀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机构。 原文 »

〔16〕出自《周礼》秋官 司寇-朝大夫中的「朝大夫掌都家之国治。日朝以听国事故,以告其君长。国有政令,则令其朝大夫。凡都家之治于国者,必因其朝大夫,然后听之,唯大事弗因。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,则诛其朝大夫;在军旅,则诛其有司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。其各有专司,故称。郑《注》曰:“都司马、家司马。” 原文 »

〔17〕出自《仪礼》士冠礼中的「士冠礼。筮于庙门。主人玄冠、朝服、缁带、素[生僻字详见原文],即位于门东,西面。有司如主人服,即位于西方,东面,北上。筮与席、所卦者,具馔于西塾。布席于门中[生僻字详见原文]西、阈外,西面。筮人执策抽上[生僻字详见原文]兼执之,进受命于主人。宰自右少退,赞命。筮人许诺,右还即席坐,西面。卦者在左。卒筮,书卦,执以示主人。主人受视反之。筮人还,东面。旅占卒,进告吉。若不吉,则筮远日,如初仪。彻筮席,宗人告事毕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主人的属吏,包括宰、筮人、卦者、宗人、摈者、赞者等。 原文 »

〔18〕出自《周礼》地官 司徒-酂长中的「若作其民而用之,则以旗鼓兵革帅而至。若岁时简器,与有司数之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据郑《注》,谓遂大夫。 原文 »

〔19〕出自《仪礼》聘礼中的「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。上介请事。宾朝服,礼辞。有司入陈。饔。饪一牢,鼎九,设于西阶前。陪鼎当内廉。东面,北上;上当碑,南陈:牛、羊、豕、鱼、腊、肠胃同鼎、肤、鲜鱼、鲜腊。设扃鼏。[生僻字详见原文]、臐、[生僻字详见原文],盖陪牛、羊、豕。腥二牢,鼎二七,无鲜鱼、鲜腊,设于阼阶前,西面,南陈,如饪鼎,二列。堂上八豆,设于户西,西陈,皆二以并,东上。韭菹,其南醓醢。屈。八簋继之,黍,其南稷。错。六铏继之。牛以西羊豕,豕南牛,以东羊豕。两簠继之,粱在北。八壶设于西序,北上,二以并,南陈。西夹六豆,设于西墉下,北上。韭菹,其东醓醢。屈。六簋继之。黍,其东稷,错。四铏继之。牛以南羊,羊东豕,豕以北牛。两簠继之,粱在西。皆二以并,南陈。六壶,西上,二以并,东陈。馔于东方亦如之,西北上。壶东上,西陈。醯醢百瓮,夹碑,十以为列,醯在东。饩二牢陈于门西,北面,东上:牛以西羊豕,豕西牛羊豕。米百筥,筥半斛,设于中庭,十以为列,北上。黍、粱、稻皆二行,稷四行。门外米三十车,车秉有五[生僻字详见原文],设于门东,为三列,东陈。禾三十车,车三秅,设于门西,西陈。薪刍倍禾。宾皮弁,迎大夫于外门外,再拜。大夫不答拜。揖入,及庙门,宾揖入。大夫奉束帛入。三揖皆行,至于阶,让,大夫先升一等。宾从升堂,北面听命。大夫东面致命。宾降,阶西再拜稽首。拜饩亦如之。大夫辞,升成拜,受币堂中西,北面。大夫降,出。宾降,授老币,出迎大夫。大夫礼辞许。入,揖让如初。宾升一等,大夫从升堂。庭实设马乘。宾降堂,受老束锦。大夫止。宾奉币西面。大夫东面。宾致币。大夫对,北面当楣再拜稽首,受币于楹间,南面,退,东面俟。宾再拜稽首送币。大夫降,执左马以出。宾送于外门外,再拜。明日,宾拜于朝,拜饔与饩,皆再拜稽首。上介饔饩三牢。饪一牢在西,鼎七。羞鼎三。腥一牢在东,鼎七。堂上之馔六。西夹亦如之。筥及饔如上宾。饩一牢。门外米禾视死牢,牢十车。薪刍倍禾。凡其实与陈如上宾。下大夫韦弁,用束帛致之。上介韦弁以受,如宾礼。傧之,两马束锦。士介四人皆饩大牢,米百筥,设于门外。宰夫朝服,牵牛以致之。士介朝服,北面再拜稽首受,无摈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此指宰夫之属。 原文 »

〔20〕出自《周礼》地官 司徒-泉府中的「凡赊者,祭祀无过旬日,丧纪无过三月。凡民之贷者,与其有司辨而授之,以国服为之息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惠士奇曰:“乡遂之吏也。” 原文 »

〔21〕出自《仪礼》聘礼中的「厥明,宾朝服,释币于祢。有司筵几于室中。祝先入,主人从入。主人在右再拜,祝告,又再拜。释币制玄[生僻字详见原文]束,奠于几下,出。主人立于户东。祝立于牖西,又入取币,降,卷币实于笲,埋于西阶东;又释币于行,遂受命。上介释币亦如之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宾的家臣。 原文 »

〔22〕出自《仪礼》大射中的「司射适次,袒、决、遂,执弓,挟乘矢,于弓外见镞于弣,右巨指钩弦,自阼阶前曰:“为政请射。”遂告曰:“大夫与大夫,士御于大夫。”遂适西阶前,东面右顾,命有司纳射器。射器皆入:君之弓矢适东堂,宾之弓矢与中、筹、丰皆止于西堂下,众弓矢不挟,总众弓矢、楅,皆适次而俟。工人士与梓人升自北阶,两楹之间,疏数容弓,若丹若墨,度尺而午。射正莅之。卒画,自北阶下。司宫埽所画物,自北阶下。大史俟于所设中之西,东面以听政。司射西面誓之曰:“公射大侯,大夫射参,士射干。射者非其侯,中之不获。卑者与尊者为耦,不异侯。”大史许诺。遂比三耦。三耦俟于次北,西面,北上。司射命上射曰:“某御于子。”命下射曰:“子与某子射。”卒,遂命三耦取弓矢于次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是指为射礼服务而不参加射箭比赛的士。 原文 »

〔23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韩愈中的「进学解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主管官吏。 原文 »

〔24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诸葛亮中的「前出师表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部门。 原文 »

〔25〕出自《孟子》梁惠王章句-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中的「邹与鲁哄。穆公问曰:“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诛之,则不可胜诛;不诛,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,如之何则可也?” 孟子对曰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;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,有司莫以告,是上慢而残下也。曾子曰:‘戒之戒之!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’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。君无尤焉!君行仁政,斯民亲其上,死其长矣。”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部门。 原文 »

〔26〕出自《孟子》滕文公章句-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中的「孟子曰:“然,不可以他求者也。孔子曰:‘君薨,听于冢宰,歠粥,面深墨,即位而哭,百官有司莫敢不哀,先之也。’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君子之德,风也;小人之德,草也。草尚之风,必偃。是在世子。” 然友反命。世子曰:“然,是诚在我。” 五月居庐,未有命戒。百官族人可,谓曰知。及至葬,四方来观之,颜色之戚,哭泣之哀,吊者大悦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有关部门,下级官吏。 原文 »

〔27〕出自《格言联璧》从政类中的「朝廷立法不可不严,有司行法不可不恕。」篇,“有司”解释为指执法机关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