怨旷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太平广记》草木中的「宫人草」篇,“怨旷”解释为:女子无夫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下-陈孔璋中的「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,皆自出幽、冀。或故营部曲,咸怨旷思归,流涕北顾。其余兖、豫之民,及吕布、张扬之遗众,覆亡迫胁,权时苟从,各被创夷,人为仇敌。若回旆方徂,登高冈而击鼓吹,扬素挥以启降路,必土崩瓦解,不俟血刃。」篇,“怨旷”解释为:男女不能及时结婚叫怨女旷夫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年春月,军至谯。作轻舟,治水军。秋月,自涡入淮,出肥水,军合肥。辛未,令曰:“自顷以来,军数征行,或遇疫气。吏士死亡不归,家室怨旷,百姓流离。而仁者岂乐之哉?不得已也!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,县官勿绝廪。长吏存恤抚循,以称吾意。”置扬州郡县长吏,开芍陂屯田。月,军还谯。年春,下令曰:“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,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?及其得贤也,曾不出闾巷。岂幸相遇哉?上之人(不)求取之耳!今天下尚未定,此特求贤之急时也。‘孟公绰为赵、魏老则优,不可以为滕、薛大夫’。若必廉士而后可用,则齐桓其何以霸世?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?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?子其佐我明扬仄陋,唯才是举。吾得而用之。”冬,作铜雀台。」篇,“怨旷”解释为:早已成年但未能结婚者,女称怨女,男称旷夫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越骑校尉